当夜幕笼罩泰山之巅,一幅深邃而神秘的画卷缓缓展开。天空似一块巨大的墨色绸缎,繁星如同璀璨的宝石镶嵌在浩瀚无垠的天幕之上,密密麻麻,似乎触手可及。
银河横亘天际,那银色的光带散发着幽冷而迷人的光辉,似一条流淌着星砂的河流。
山风呼啸而过,带着丝丝凉意,吹得衣角猎猎作响。远处的山峦在夜色中只勾勒出模糊的轮廓,像是沉睡的巨兽静卧大地。
远处的城市灯火如点点繁星坠落人间,与天上的星斗相互辉映,分不清哪是人间烟火,哪是天上银河。
上山之时,山路蜿蜒曲折,沿途风景如画,却并未见到太多人影。然而,随着夜幕渐渐降临,山上的人群竟如潮水般逐渐增多起来。
山顶之上,只见游客们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其中一部分游客乃是特意前来观赏壮丽日出之景的;而更多的则是借由此次游玩之机,期望能在此地修行。
此外,还有许多正值假期的大学生们三五成群地结伴而行。假期一到学校就没有统一组织学生到灵源之地修行,放了寒假的学生有的直接回家了,有的则是约着同学来有灵源之地的景区游玩。
对于他们而言,这次登山之旅不仅可以尽情游览山水风光,还能够趁机在灵源之地修行,可谓一举两得。
夏先衍看着越来越多的人群,心中暗自思忖片刻,随后带着队友寻找到了一处位于山顶尚未对外开放的僻静角落。毕竟以他们如今的身手,已然能够做到飞檐走壁,想要找到这样一个无人打扰之所并非难事。
自灵源之地形成强大结界,并彻底改变其内部环境以来,这些孕育出灵源的人文景区成为了热门景点。
众多老旧景区焕发出崭新的生机与活力。
与此同时,不少历史底蕴深厚、文化源远流长的人文景观之地,大量的商业建筑纷纷拆除向外撤离,以便更好地保护和展现历史遗址的原始风貌。
为了确保灵源之地得到妥善的管理和维护,每个灵源之地均有政府工作人员进驻其中。而且,多个相关部门齐心协力、紧密合作,共同制定并执行一系列严格的规章制度,对灵源之地的各项事务进行全面规范和有效监管。
如此一来,既能维持原来的运作模式,又能充分发挥灵源的修行作用。
在那悠悠吹拂着的山风相伴之下,这一行人的身影缓缓地融入到周围静谧的环境当中,纷纷进入到了一种忘我的修行状态里。
夏先衍从娲皇灵源之地出来后,修为沉淀的差不多,于是尽情地吸纳着天地之间的灵气。这次灵气没有经过淬炼,其转化的速度相较之前明显变得缓慢了许多。
时间悄然流逝,不知不觉间便已至后半夜。此时的夏先衍突然感觉到自身紫府内的灵气似乎已经达到了某种极限,难以继续容纳更多的灵气。
于是他停止修行,想着去识海之中看看《人文经》有何变化。
夏先衍从离开燕京后,尤其是进入燕赵之地,随后进入齐鲁大地,《人文经》源源不断地汲取着来自各地的璀璨文化,之后就一直在进行演化。
与此同时,华夏守护之灵也会不时地现身于夏先衍的识海之中,观察《人文经》的变化。
当夏先衍看到识海之中的华夏守护之灵那道熟悉而又陌生的身影时,他愣了愣,仅仅数日未见,守护之灵已经换了一副新的形象。
此刻出现在他面前的,是一位气质儒雅的老者。
他身着一袭青灰色儒袍,那颜色恰似古老岁月沉淀后的色泽,质朴且深邃。儒袍的剪裁极为合身,流畅的线条顺着他消瘦却笔挺的身躯垂落。
而且华夏守护之灵的形象更加饱满了,彻底摆脱了之前有些虚幻的身形,完完全全成了一个人!
他面容清癯,额头宽阔而饱满,眉如墨画,修长且微微上扬,透着一股不怒自威的英气,而那双眼眸,恰似深邃的幽潭,清澈却又深不见底,偶尔闪烁的光芒,犹如星子落入潭中,瞬间点亮了整张脸庞。
一头秀发整齐地束于脑后,用一根简单的木簪固定,没有丝毫的矫饰,却尽显高洁。
他的手中捧着的正是《人文经》,手指修长且骨节分明,轻轻搭在书页上,随着阅读的节奏,有节奏地轻点着。
他坐姿端正而优雅,脊背挺直,如苍松翠柏般坚毅,虽静坐于此,却仿佛有一种无形的气场弥漫开来,让人不禁心生敬畏与尊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