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西夏去国了?!”
“快!备好马车,我要进宫面圣!”
刚从宫里回府,刘远之还未进一口茶,便从管家嘴里得知了这个消息——皇宫如今的消息还没有民间通达,尤其是对阮地的消息,多数时候,只能靠进出阮地的商人来探听消息,毕竟阮地并没有夸耀武功的习惯。
管家忙送刘远之出门,他急切地说:“西夏已经去国了!那么大片地方!”
西夏在宋国和辽国眼里,其实不算什么好地方,土地贫瘠,再加上多年放牧,对农耕文明而言,打下它的好处并不多——这片土地连它原本的人口都养不活,养不好,那么打下它反而要消耗自身的兵力和资源,在未来长达数年的时间里,它都是负收入的。
所以哪怕西夏奉辽国为主,殷勤小意,辽国也从没想过将它收入囊中。
这样的亏本买卖,做起来恐怕国内都是反对声不断。
打仗,打得就是好处呀!哪怕没有资源上的好处,也得有政治上的好处,但这两点都是打西夏不能提供的,西夏适合种地的地方只有河西路,其余地方不是水土流失严重,就是土地盐碱化,西夏人,其实严格来说只是勉强活着。
但……对阮地就不是这么一回事了,阮地有土豆!西夏是很可以种的,不如说,西夏反而最适合种土豆,阮地有各色机械,能够开凿水利,起码西夏有沙化迹象的土地是可以救回来的,盐碱化的土地也能用阮地的办法去调理。
再者说,那好歹是一大块地方。
要知道,哪怕阮地现在已经不是曾经的小可怜,它所拥有的土地,对宋辽两国而言其实都不值一提,绝没有问鼎中原的可能,但有了西夏,那就另当别论了。
尤其西夏还与川蜀西北部接壤,可以经由西夏直接入川。
倘若阮女能借此拿下成都府——成都平原水草丰茂,土地肥沃,不知能养活多少人!
更何况,成都府一项商人众多,从古至今,川蜀对中央的依靠都是很有限的,更别提成都府了。
商人们对大宋有几分忠心?这都是没疑问的事,一旦阮女能给他们提供更多好处,更多商路,难道他们会对大宋忠贞不渝吗?
而民间百姓,除了种地的,几乎都是手工业的从业者,甚至哪怕种地,家中女眷也会织布,与商人们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所谓唇齿相依,商人们倘若选了阮女,百姓还会不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