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战后的议事会上,忠勇将军眉头紧锁,看着侍立在旁的一名心腹副将,沉声道:“最近几次战斗中,叛军的部署似乎非常了解我们的动向,你认为这其中是否有奸细作祟?”副将目光凝重,点了点头:“将军所言极是,属下也有同感。我们必须彻查此事。”
忠勇将军点头道:“好,回去立即安排,将相关情报传递回京,我要让朝廷知道这里的情况。”
郭凌峰在京城中继续着他的暗中调查。一天夜里,他悄然潜入张谋士的府邸,通过一名被收买的家奴,成功获取了一封密信。信中内容虽模糊但暗示了某些人的反叛意图。他回到自己的住处,带着这些零星的线索,开始详加分析每一个字句和细节。
就在郭凌峰的调查逐渐有了眉目时,李公公在宫中意外发现了一封密信。他拿着这封信,神色凝重,犹豫片刻,最终决定将信交给郭凌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公公跋涉夜路,悄悄来到郭凌峰的府邸。他轻叩房门,郭凌峰打开门,看到李公公的脸色,不禁心头一紧。李公公沉声道:“郭大人,有件事你必须知道。”
郭凌峰接过那封密信,看着李公公的神情,他不由自主攥紧了手中的信封。李公公轻声道:“大人,请慎重处理,此事关乎朝廷稳定。”
郭凌峰点头,一字一句地展开了那封纸张,心中激起万丈波澜。他知道,眼前的这封信或许就是他所需要的关键证据。带着复杂的心情,他展开了那封密信的内容,目光却异常坚定……郭凌峰展开密信,只见密信上字迹娟秀却锋利,内容直指张谋士乃是反贼首领之一。信中不仅详述了张谋士与边关叛军的秘密联系,还揭示了一条隐藏已久的走私路线。郭凌峰仔细阅读,脑中迅速拼凑出一个更加完整的阴谋图景。他双目微眯,隐隐感到舆论风暴即将来袭。
“李公公,这封密信出自何处?”郭凌峰抬头问道。
李公公轻声回道:“来自东宫,那日清扫旧殿时,无意中在一本古籍内发现的。知此物非同小可,我便不敢怠慢,特此送至郭大人手中。”
郭凌峰点了点头,将密信小心收入怀中。他知道,此刻应该加快调查进度,但也不能草率行事打草惊蛇。他深吸一口气,感激地朝李公公拱手道:“多谢李公公,此事事关重大,我需要迅速安排一切,决不可露出半点风声。”
李公公点头应允,恭敬告退。
翌日早朝,金銮殿上众臣济济,气氛严肃。郭凌峰在队列中站定,目光冷静且坚毅。皇帝踏上龙椅,扫视众臣,然后淡淡开口:“郭爱卿,昨日所查之事,可有进展?”
郭凌峰从怀中取出密信,朗声回道:“皇上,微臣经过多个夜晚的密查,终于得到了这份确凿的证据。”他高举密信,缓缓展开念道:“此信乃张谋士与边关叛军的来往书信,详述了反贼意图和走私线路。”
朝中群臣哗然,张谋士脸色骤变,他强自镇定,却掩不住那双颤抖的手。皇帝眉头深锁,锐利的目光直刺张谋士:“张谋士,此事可真?”
张谋士连忙跪倒在地,颤声道:“皇上,臣无辜,定是有人蓄意陷害。”
然而,就在此时,久未发言的大太监李公公上前一步,禀道:“皇上,臣昨日在东宫发现的密信,字迹、封印俱全,确凿无疑。”
皇帝猛然拍案而起,怒喝道:“张谋士,你竟敢在朝堂之上弄虚作假,罪不容诛!”
张谋士慌乱中再难遮掩心虚之色,他望向四周,见众臣指指点点,深知大事不好。眸中闪过一丝狠厉之色,但他依旧强撑道:“皇上,臣一心向朝,断然不敢有二心。若皇上不信,请搜查臣府,若无证据,臣当洗清冤屈。”
郭凌峰冷笑一声,道:“张谋士,既然你如此自信,微臣请皇上立即派人搜查张谋士府邸,以示公正。”
皇帝眼中闪过一丝冷酷,缓缓点头:“来人,立即前往张谋士府邸搜查,务必彻查到底。”
张谋士额头汗如雨下,但他心中深藏的狠毒之计逐渐浮现。他缓缓站起,低声呢喃道:“既然你们不容我,那我便鱼死网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