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宫廷风云

金銮殿上,庄严肃穆,百官按品阶站立,气氛凝重。郭凌峰身着绯色官服,腰间玉带上的白玉随着他的步伐轻轻晃动,在一片低眉顺眼的官员中,显得格外挺拔出众。

他抬眸,目光扫过金碧辉煌的大殿,最终落在御案后那个身着龙袍的年轻帝王身上,朗声道:“启禀皇上,微臣有一策,可解国库空虚之困,强军兴国,造福万民!”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响起一片嗡嗡的议论声。皇帝微微眯起双眼,饶有兴致地问道:“哦?爱卿有何良策,不妨说来听听。”

郭凌峰不卑不亢,将事先准备好的治国方略娓娓道来。他从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入手,逐步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涵盖了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其见地之深远,措施之具体,令在场官员无不为之侧目。

然而,有人欢喜有人忧。坐在文官队列前列的张谋士,眉头紧锁,眼中闪过一抹阴鸷。他来自蜀地,表面上是朝廷命官,暗地里却是反贼首领安插在朝堂上的眼线。郭凌峰的计划若真能实现,势必会增强国力,到那时,反贼再想推翻朝廷统治,就难如登天了。

张谋士不动声色地交换了一个眼神,站在武将队列中的一个魁梧身影不动声色地微微颔首,那是镇守边关的忠勇将军,也是反贼安插在军中的重要棋子。

“皇上,臣以为郭大人此计过于理想化,难以实施……”张谋士率先发难,企图阻止皇帝采纳郭凌峰的建议。

“皇上,臣附议!郭大人初入朝堂,只怕纸上谈兵,不知民间疾苦……”

一时间,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郭凌峰早料到会遭到阻挠,冷静应对,舌战群儒,将那些质疑一一化解。

皇帝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心中对郭凌峰的赞赏更添了几分。他正要开口,却见李公公快步走上殿来,附耳低语了几句。

皇帝脸色微变,沉吟片刻,开口道:“今日之事,容后再议。郭爱卿,你留下,朕有话要问你。”

郭凌峰心中疑惑,却不动声色地应了下来。待其他人都退下后,皇帝屏退左右,只留李公公一人侍立在侧,看着郭凌峰,缓缓说道:“方才锦衣卫传来密报……”

他顿了顿,目光深邃,语气意味深长:“有人说,你在密谋造反……”

郭凌峰心中一惊,猛地抬头看向皇帝,却见对方嘴角勾起一抹耐人寻味的弧度,淡淡道:“爱卿不必紧张,朕只是想听听,你会如何自证清白……”

金銮殿内只剩下郭凌峰、皇帝和李公公三人。皇帝目光深沉,盯着郭凌峰,仿佛要看穿他的内心。

郭凌峰在心中暗自盘算,这一指控来得突兀,他必须冷静应对。他上前一步,语气坚定地说道:“启禀皇上,微臣对天发誓,绝无二心!”

皇帝点了点头,目光依旧未曾离开郭凌峰,淡淡道:“朕自然不会轻信流言。不过,爱卿,你知道,风口浪尖处,风往往刮得更急。朕希望你能提出一些切实的证据,以清白你的名声。”

郭凌峰明白,这不仅是皇帝的试探,更是他向敌对势力反击的契机。他思索片刻,缓缓说道:“皇上,微臣近日有所察觉,朝堂之上,有些大臣的一举一动,实在令人怀疑。微臣愿意自请查证,若有任何可疑之处,微臣必定全力查明,保国家之安。”

皇帝满意地点了点头:“好,朕就给你这个机会。但记住,事关重大,不可轻举妄动。”

郭凌峰行礼告退,心中暗暗下定决心。他出了大殿,目光迅速扫过来往的官员,最终落在张谋士和他那表面敬肃但偶尔流露出一丝不安的神情上。

回到府中,郭凌峰召集了几名心腹手下,简短交代了潜在的危机,命他们秘密监视张谋士的一举一动。但他深知,这仅靠监视还远远不够,必须收集切实的证据才能让皇帝信服。

与此同时,遥远的边关战场上,忠勇将军正率领军队与叛军激战。他的战斗技术精良,部队纪律严明,打了一场漂亮的胜仗。然而,反贼的顽强抵抗让他意识到,对方的实力不容低估。忠勇将军深知,必须尽快查明对方的底细,不然边关的胜利不过昙花一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