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阁正式设立时间并无准确记载,普遍认为是在靖难结束后便有的。
朱棣在选拔内阁成员时,主要从翰林院选取有学识、有才能的人。
这些人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在政治见解上也各有长处。
随着时间的推移,内阁官员的职责逐渐拓展。
他们除了协助处理奏章和起草诏书外,还开始参与朝廷一些重要事务的讨论,如边境军事策略、大型工程建设的规划等。
例如,在朱棣北征期间,内阁官员会在北京协助太子处理政务,并及时将重要信息传递给朱棣,发挥了重要的参谋作用。
内阁成员因为经常能接触到皇帝,并且为皇帝提供高质量的政务建议,他们的地位逐渐提升。
皇帝对他们的意见也越发重视,在朝廷中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渐渐地,这个以文渊阁为办公地点的顾问团体有了相对固定的人员、职责和工作流程,内阁机构正式形成。
不过在早期,内阁的权力还比较有限,更多的是作为皇帝的秘书机构,不能像丞相那样直接指挥六部等政务部门。
——————
早期内阁成员主要有:
解缙:建文四年十一月进,永乐五年二月罢。主持纂修《永乐大典》,才华横溢,学识渊博,初期很受朱棣重视,为朱棣提供诸多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