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公主出嫁,本宫自然要备上一份厚礼

听到陆温没有去池归雀的府邸借住,她也能猜出他此行的目的不简单。

她劳烦苏宸白下次出宫捎带给陆温一句话,“这京里到处都是皇家暗卫,若真出了事,必要时便亮明身份,就算陛下那边要责罚,我也能替他撑着。”

刚提及陆景逸,他便来了。

“陛下到——”

池辛夷冲苏宸白使了个眼色,苏宸白将头上的太监帽压低,拎起一旁的水桶,弓背离开。

陆景逸腰间挂着的翡翠玉佩发出声响,路过苏宸白身边时,突然停了一下。

陆景逸用余光扫了这位洗洒太监,眸色一暗,什么也没说。

池辛夷并未出门迎接,见他进来,才缓缓站起,行了个礼,“妾参见陛下。”

她不抬头,也不多言。

陆景逸只当她与他怄气,也没打算哄。

但他却有闲心打量她今日的穿着,一件素衣上只有竹叶绣纹,衣领稍高,遮了一半她的细脖。

近日看惯她穿明艳衣衫,竟忘了她着素衣时的淡雅。

刘无德昨日往安福殿送了不少首饰,有金海棠珠花步摇,还有镂空雕花珠花簪,甚至还有一盒成色皆上乘的雪贝。

这些是陆景逸给她的补偿。

她坦然收下,却无半分惊喜。

这些东西陆景逸的私库里有一堆,他只是取了其中一二来填补他的自以为是罢了。

陆景逸没打算在她这呆很久,他此番来是为了秋才人晋位的事。

“秋氏品行端良,朕想着晋她为六品贵人,赐封号意,娴贵妃觉得怎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池辛夷配合道:“甚好,妾这些时日也想着给意贵人换个寝殿,青栾轩离养心殿是太远了些。”

她既没提及前两日的事,又在陆景逸面前装了贤良淑德的良妻,短暂地得了他的欢心,“娴贵妃果然聪慧。”

次日,是丽华公主的好日子。

太后说一切从简,底下的人也不敢违背。

就连不知晓内情的人都能看出,丽华公主的婚事并不被太后重视。

按规矩来讲,公主出降那日应设仪仗、行幕、步障,还要走水路。

但是丽华公主不是正儿八经的帝王之女,本该由街道司几十兵士洒扫开道的传统也免了。

大邕朝自建立以来,皇室所出公主甚少。

池襄虽混上个公主头衔,却享不了公主待遇,就连伺候她的宫嫔也减半。

她有怨气,却无处发泄。

就连她身上的嫁衣也不合身,袖口的金花图案针脚粗糙,一看便知是赶制出来的。

她坐上金铜檐子,顶上覆盖的棕片并未认真修剪,参差不齐。朱红色的梁柱上还掉了色,本该注金的云凤形花朵装饰换做了铜注,实在潦草。

微风撩起轿子上的薄纱,池辛夷站在太后身侧,身着华服,戴上了陆景逸送来的金海棠珠花步摇,在光下闪着明艳的光。

这并非偶然,就是她刻意而为。

胥弥轩尔着喜服迎亲时,对她简直挪不开眼,丝毫不在意身旁池襄的脸色有多难看。

他并非好色之徒,那日在殿上失了颜面后,他对那位伶牙俐齿的美人久难释怀。

人的贪欲是填不满的,尤其是有了非做不可的理由。

在大邕这些时日,他私下收买了几位小官。

知晓大邕的皇帝准备大选,顿生一计。

与丽华公主刚拜完礼,绣球还没放下,便提出想将夷兰公主嫁给陆景逸的想法。

“吾欲将亲妹献于陛下,愿两国永结秦晋之好。”

话都到这份上了,陆景逸没办法拒绝。

他本想让太后安排这件事,一回头,却被如海棠花般娇艳的美人吸引了注意。

“娴贵妃,到朕身边来。”

皇后不在,太后不喜,没人真心为池襄送嫁。

陆景逸牵起池辛夷的手,用掌心拍打她的手背,“襄儿也是你亲妹妹,你对她可有叮嘱?”

“妾嘴笨,只能为妹妹准备一件贺礼。”

池辛夷让觅儿呈上一个檀木红匣,合的十分严密。

她嫣然一笑,“妹妹留在路上再打开。”

池襄却觉得她笑的虚情假意,但她也不能不收。

抱着红匣坐上出城的轿撵,后来换了马车,与胥弥轩尔同坐。

这是她与胥弥轩尔第二次见面,那次她只见他一眼,就晕倒了。

胥弥轩尔的发型与穿着与大邕不同,但他生的俊朗,穿什么都好看。

池襄怯生生喊了一声“夫君”,良久才得到回应,“你喊我?”

胥弥轩尔语气淡漠,丝毫没有半分成亲的喜悦。

这场婚事本就不如他意,娶不到那位正儿八经的公主也就算了,还要硬塞给他一个冒牌货。

此时的烦躁达到极点。

池襄怀里的红匣吸引他的主意。

想起那美人雍容华贵的打扮,又一次戳中了他的心。

“这红匣里装的什么?”

池襄摇头。

胥弥轩尔面无表情的下达命令:“打开它。”

池襄乖乖照做。

此时马车正要过山路,刚打开红匣一条缝,一个颠簸,里面的东西直接掉在她腿上。

“啊!”

池襄白里透红的脸瞬间被吓的只剩惨白。

眼瞪得像铜铃,嘴皮打颤。

红色的嫁衣上出现一只死去的鹦鹉,青白绿相间,额间一点红色斑点,是她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