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愈来愈热,但地窖里的温度依旧很低,像个冷库似的。
辰将袋子放到存放干粮的架子上放好。
旁边的袋子里都是之前晒干的黄豆,还有很多。两人除了炖菜时会往里抓一把,一直没怎么吃。
苏木丞又拿了点蔬菜让辰背上半袋子黄豆,两人就出来了。
一回到地面热空气扑面而来,就跟猛地从空调屋里出来似的,苏木丞觉得都快要呼吸不过来了。
已经很晚了,两人冲了个凉就回楼上睡了。
、、
、、、
太阳越来越毒,兽人们在闷热的森林里屏息凝神,耐心等待动物的出现。
脑袋上的汗水顺着毛发滑落,落到土地上留下一个黑色的印子,但是很快就蒸发消失了。
部落里有些食物储存的差不多的人家,已经开始闭门不出了。
苏木丞又设计了一个更小巧精致的石磨,他准备磨豆浆,做豆腐。
小石磨是双层石轮,下层的石柱是完全实心的,下面圆面平整,上层圆面粗糙。放在一个又浅又大的木盆里,盆一侧留有壶嘴似的开口。
上层石柱侧面嵌进去一个木棍,木棍就是石磨的把手了。最上面有一个口子,一直贯穿整个上层石轮。
这样从上层的口子将豆子倒进去,豆子就可以在两层石柱之间进行磨撵。
这样的石磨比第一款好用许多,不需要时刻注意将撵散的豆子聚拢,但是缺点就是不能做的太大,不然苏木丞转起来过于费劲。
苏木丞将干瘪的、劣质的豆子挑出来,将黄豆浸泡于水中,水量以完全浸没黄豆为准,除去浮在水面的杂质。
把泡好的豆子放在石磨上,边加水边磨。水和豆子的比例要适中,磨速要均匀,这样磨出来的豆浆才细腻滑嫩。
豆子和水从上边的口漏进去,变成奶白的豆浆从石磨中间的缝隙流出来,流到下边的木盘里,苏木丞在木盘的嘴儿下边放了个桶,接住留下来的豆浆。
忙活一上午,苏木丞磨了一盆豆子,接出来两桶豆浆。
下一步是把豆浆用细笼布包裹过滤,把水挤出来沥干。但苏木丞没办法一个人完成,就先将豆浆桶盖上盖子,把石磨清洗干净。
将工具都收拾好,苏木丞就开始做午饭,切点腊肉和青椒一炒,扣在焖好的米饭上拌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