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夏县县令

眼前的这座城池叫做夏县,但它的曾用名叫做安邑,要说它的历史可就十分久远了,在夏朝建立时,安邑作为夏朝的都城,到了后来的春秋战国时期,安邑短暂地成为了魏国的都城,楚汉之争时,这里又曾爆发过一场极其经典的战役——安邑之战。

而这座城池又作为盐铁转运的必经之地,是宋朝东西调运盐铁的关键要道,同样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如果金军从东北方向攻破延安府,那他们完全可以两路夹击攻打夏县,这里是解州的腹地,打下了它就相当于掌握了西北战场的盐铁要道。

遥望孤城旌旗蔽天,又见城门洞开,夏县县令带着全城官吏匆匆忙忙地跑出城来向信王请安。

“臣夏县县令李忠携全城官吏三十六人拜见信王殿下!”

站在众人之首的那个身着青色官袍的官吏颇为恭敬地向眼前肃穆而立的赵大王行礼拜道。

“嗯,你们起来吧。”

赵榛的回应很严肃,甚至很霸道,这使得李忠在内的所有夏县官吏都被赵大王的口气惊得战战兢兢,连一口大气都不敢喘。

一旁的杨原对此已经习惯了,对于自家这位大王接见他不认识的文官,他的态度都很霸道,但如果发现眼前这人是主战派的文官,那赵大王的态度就会立马转变为欣赏,甚至立刻把他安插在自己麾下当官。

李忠等人起身后,身为县令的他并没有最先开口说话,因为他清楚,这位大王是不会听那些没用话的。

而且就大王带的兵马数目来看,如果他没猜错的话,大王准是来助阵的。

于是乎,有了底气的李忠这时颇为恭敬地拜道:

“殿下,夏县全城将士以及粮草皆归您作战之需,若有其他需求,臣定会尽全力为您筹措,请殿下不必担心!”

听他的话,赵榛饶有兴趣地打量他一番,看不出来此人的察言观色能力还是可以的,他没有任何回应,只是绷着脸继续带着麾下卫队继续前行。

但一旁的李忠却有些慌乱,您这是什么意思?就看我一眼,然后又绷着脸继续前行,难道我说的不对吗?

“殿下,臣…臣一时失言,请……”

“呵……”

“呃…啊?”

“孤家问你,夏县有兵几何,粮几石?”

“回殿下,夏县有精兵三百六十三人,常备卒一千一百零七人,粮草除去备用之需,可供征战之粮共两千七百六十三石!”

“嗯……”

赵榛只是轻轻地点了点头,眼前这个县令能把守军人数和粮草数量记得如此精准,确实是个人才,但他还并不满足于这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