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他还举了宗泽的例子,堂堂大宋兵马副元帅,手中握有十多万大军,结果赵榛一句话就把宗泽的兵马接了过来,这代表着什么?
宗帅都愿意把手底下的兵交给信王统一调动,那你们这些人还有什么顾虑呢?
一想到赵鼎,赵构的脸上满是愁容,他明面上感叹赵鼎乃是忠直之臣,暗地里却早就对他恨之入骨,可是朝中需要平衡,而此人就必须保持他的态度,来稳定这种平衡,在适当的时机,提拔他的地位来与主和派官员进行抗衡。
“陛下,臣有一言,不知当不当讲?”
只见万俟卨此刻走上前来小心翼翼地说道。
“说。”
这件事情憋在他心里已经许久了,今日恰好皇帝召见,于是乎,他就把自己心里的想法对赵构一点一点地说了出来。
“臣以为,应天府靠近前线战场,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受到金国威胁,因此,臣与一些大臣在背后谈了许多,觉得将都城定在临安城比较合适,不知陛下您……”
“嗯,此事朕早有打算,应天府确实有些太靠前了些。”
“那您的意思是?”
“过几日,朕会在朝中将这件事情向群臣公布,而督造临安城的事务,就交给你去处理,其余的事情,就不用你再管了。”
迁都大事,赵构已想了很久,江南临安或许是最好的选择,那里靠近水乡,又是经济贸易往来必经之地,而且船舶业和水上交通十分发达,所以在那里定都,利大于弊。
应天府可以作为南方的军事重镇,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作为大宋的陪都,随时充当政治、军事、经济等第二个重心位置。
“如此,臣便谢过陛下!”
赵构交代完所有事情后,他挥了挥手让这两人退了出去。
只见他独自一人坐在那里,脸上面无表情,谁也不知道他现在到底在想着什么。
“…赵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