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王虎走进了蝴蝶池,正当他四处寻找时,从水池里冒出了丁香、梅香两位美女。她们同时迎了上来,一起缠住他不放:“听说你是个高手,能同时对付二位女子,所以我们姐妹俩一起来侍候你了。”王虎喜形于色,看到眼前的两位美女,惊喜交集,原来是那么美妙诱人,洁白无瑕的肌肤如同羊脂玉般晶莹剔透,妖艳牡丹含苞待放,勾魂摄魄。王虎想不到今天能够交上桃花运,双喜临门,他左右环抱,飘飘欲仙,纵有一枝生花妙笔也难以描绘出那种愉悦欢乐的情景。他乐此不疲,侍候得两位美女欢天喜地。
从此以后,天赐他们与玉女四香常来常往,联手共同抵御郑氏集团的海上贸易霸权,努力开辟远洋贸易市场。天赐用赚来的钱,发展冶金、造船和制盐业,准备有朝一日可以率领庞大的远洋船队到南洋、阿拉伯乃至欧洲去,他甚至梦想着要进行一次环球探险考察。
天赐派往云南的刘伯阳和小分队弟兄历尽艰难险阻来到泉州,这次他们是彻底从云南撤回来了。刘伯阳报告云南的战况说:“我们来到云南后将筹集的银饷交给李定国将军,他听说郑成功要收复台湾作为永久的抗清根据地后很受鼓舞,立即招兵买马,重整旗鼓,开赴中缅边境。此后吴三桂率大军攻入缅甸,索要永历帝,缅甸国王惧怕与清军交战,将永历交给了吴三桂。”天赐追问道:“我能断定,李定国一定千方百计设法营救永历帝了?”刘伯阳说:“你判断得不错。我们打入吴三桂军队的卧底将这凶讯报告李定国后,他立即派人向车里、暹逻借兵。三月十三日永历被押送到昆明,顺治命令吴三桂派兵押送京城审理。得到此消息后,李定国赶紧调兵营救。谁知狡猾的吴三桂惧怕李定国去营救,秘密派人到京请求康熙就地诛杀。吴三桂得到康熙准许后,密令将永历杀害于昆明篦子营。李定国闻永历帝遇害后,呕血数升,愤懑不食,一病不起。”
天赐听此噩耗后仰天长啸:“哀哉,南明亡矣!永历虽然是个逃跑皇帝,但有他在还可以号召天下抗清力量,继续坚持抗清复明斗争。更可悲的是,南明最杰出的抗清将领李定国受此严重打击,一病不起,这是南明抗清阵营的最大损失!李定国虽说是反抗明朝皇帝残暴统治的农民起义领袖,但是他为了反抗满清贵族武力征服、暴虐统治,在民族危亡之际,捐弃前嫌,与南明永历朝廷合作,矢志不渝。他面对野心家孙可望的挑衅,顾全大局,委曲求全,多次避让。他用兵如神,威震敌胆,人称‘小诸葛’,在湖广他‘两噘名王,天下震动’,令清廷欲放弃西南七省。他雄才大略,爱民如子,仁者无敌,带领的军队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兵夜过至,晓既过尽,从不扰民。如果不是孙可望排除异己、郑成功私心自用;如果不是奸臣当道,抗清军队各自为战;如果不是叛徒告密,吴三桂必定全军覆灭;如果南明所有抗清义军都交由李定国统一指挥,可以断定:满清贵族那区区十万八旗兵早就被驱赶到大漠以北的贝加尔湖去了!我相信李定国将军和他的部下一定不会投降清军,等到他病愈后会重振雄风,继续驰骋在抗清战场。现在李定国将军身在何处?”
刘伯阳说:“李定国现在退守勐腊,无论满清怎么威胁利诱,他都誓死不愿降清。陈圆圆她不愿意跟随我们回江南,我们也不好勉强。”天赐说:“你们圆满完成任务,休息二月再回云南。吴三桂也不至于昧着良心加害陈圆圆,我们还是有机会到昆明看望她的。”天赐为鼓舞李定国将军东山再起,坚持抗清到底,他写了一首七言律诗《寄语李定国将军》
年少勇猛赛尉迟, 诸葛美誉映朝晖。
两蹶名王震敌胆, 一往无前视死归。
忠心不贰辅社稷, 爱民如子心仁爱。
苍山摇曳怒江吼, 光复中华春芳菲。
刘伯阳往来于云南和闽南之间,保证了情报的畅通无阻。
罗成和张煌言在大陆坚持与满清的迁海令作斗争,但是因为寡不敌众,独木难支,眼睁睁看着沿海农渔民被满清官兵烧杀抢劫,拆毁家园,强迫迁入内地。抗清义军因此断绝了与百姓的联系,粮饷短缺,士气低落,形势非常艰难困苦。罗成他们在浙东沿海已经无法生存,只得转移到泉州石师打游击。幸好天赐预先在那里建立了秘密水师基地,有地下仓库、码头和联络站,有足够的粮食和军需贮备。罗成可以在清源山庄指挥若定,水师将士采取游击战术,仍然坚持在泉州沿海岛屿和山区与满清的迁海令作斗争性。
张煌言来到泉州清源山庄,与罗成商议如何改变目前的被动挨打的局面。罗成说:“我们的军队势单力薄,已经很难支撑下去。郑成功率领的三万大军已经收复台湾,可以留下部分驻防,大部分应该回师大陆增援沿海军民的反迁海斗争性。”张煌言说:“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但是至今没见郑成功有所动作。我想派遣张纶入台,催促郑成功留下部分兵力驻守台湾,大部分部队早日回师闽南,支持军民开展反迁海斗争。”罗成派遣二十艘舰艇护送张纶入台。想不到张纶空手而归,郑成功以台湾初定为由,拒绝了张煌言的请求。张煌言感喟道:“郑成功胸无全局,只着眼于目前台湾孤岛局部利益,是孤天下人之望也!我看不用很久,厦门、金门也难保矣。”
小主,
罗成建议:“我们与夔东十三家军也有联系,可以派遣使者到湖北郧阳山中,说服郝永忠、刘体纯出兵湖广。这样清军势必会分兵湖广和云南,清军只能减少东南沿海的兵力。我们反迁海令的斗争就能减轻许多压力。”张煌言说:“我也有这种打算。我们马上派使者跟随你的交通员去湖北,要是能说服夔东十三家军出兵干扰湖广,就能牵制满清在浙闽沿海的兵力,反迁海斗争还有一线希望。”一个体多月后交通员和使者回来报告说,李定国败退勐腊后,满清调动四川、湖广和陕西三省的兵力围攻夔东十三家军,他们现在的处境也非常困难,自顾不暇,再无兵力主动出击湖广。
张煌言和罗成的所有的战略决策,半年多的东奔西跑联络增援解围,全都徒劳无益,付之东流。浙闽的反迁海斗争越来越艰难,迫于清军迁海围攻的压力,张煌言只得移驻沙堤,罗成也收缩兵力,转移到泉州石狮沿海打游击。此时鲁王居住在金门,远在台湾的郑成功对鲁王的衣食供奉礼数日薄,张煌言虽然自己军饷十分困难,但是仍然岁时供奉甚丰。张煌言对鲁王忠诚不贰,但又恐郑成功疑心,他十年未敢入谒鲁王。永历帝死后,他曾上启鲁王继统监国,以号召天下抗清力量,但是郑成功不予支持。天赐几次秘密来往于闽台之间,与张煌言和罗成商议反迁海斗争的对策,但是苦思苦想也想不出任何行之有效的战略对策,正是到了一木难支,一筹莫展的地步。此时的郑成功仍然致力于台湾的经济开发,努力建设一块巩固的抗清复明的根据地,也为郑家子孙后代营造一个安身立命之地。
五月初八郑成功突然病逝,噩耗传来郑军上下无不震惊。据郑成功身边的亲信说,他是因为永历帝惨死,父亲被满清杀害,世子郑经拥兵叛父,自己蜗居孤岛,抗清复明前途渺茫等一连串的沉重打击暴病身亡的。郑成功心里一直非常内疚,因为自己不愿意投降,满清政府实行残暴的迁海令,致使成从山东登州到广东湛江沿海成千上万的父老乡亲痛失家园,流离失所,沦落为难民。郑成功虽然是个逆子忠臣,要大义灭亲,杀父报国,坚持抗清复明斗争不动摇,但是毕竟父子亲情难以割舍,仍然与狱中的父亲暗地里保持秘密通信联系。郑成功的家人向清廷举报了郑芝龙与儿子郑成功私通书信的秘密勾当,清廷眼看郑成功已经退守台湾,坚决不肯降清,郑芝龙已经毫无任何利用加职,便将其一家十一口全部杀害。郑成功得到噩耗后,捶胸顿足,悲痛欲绝,面朝北京号啕大哭。康熙元年四月十五永历帝惨死昆明,消息传来,郑成功深知南明从此亡矣,抗清复明希望更加渺望。
世子郑经与四弟乳母,二十多岁的陈氏私通,生下一子,谎报是自己的侍妾所生。郑成功喜得孙子,又攻克了南澳,双喜临门,他对台湾和厦门、金门的文武官员大加赏赐,同时给夫人董氏、世子郑经和陈氏母子仨人赏赐大量金银珠宝。郑经的结发妻子唐氏的祖父,原明朝尚书唐显悦写信给郑在功揭发郑经的家丑。信中说,“礼称人母,乳母同一”,令郎与乳母私通,不闻责备,反而赏赐,治家如此,何以治国?郑成功见信后几乎昏死过去,立即派人手持令箭,命令郑泰到厦门监斩郑经和陈氏母子三人,夫人董氏治家不严也同时斩首。郑经在一些大将的怂恿下,公开抗命,还私自使用郑芝龙的封号“平国公”,拥兵自重,不发一船到台湾。郑成功见厦门、金门将领和世子抗命妄为,气得暴跳如雷,却无能为力,又心灰意冷。
这接二连三的沉重打击,使郑成功身心交瘁,五月初一又染上了风寒病倒,随从亲信并未发现。郑成功每天仍然登上讲台,用望远镜了望澎湖、大陆方向有没有船来。五月初八郑成功登台了望见仍然没有船来,便独自回到书房,命人取出官带朝服穿戴整齐,向《太祖训》行礼叩拜。这是一本朱元璋对子孙后代的训令,郑成功始终以《太祖训》来教育自己的子女,如今逆子叛父,何以面对天下?此时,郑成功端坐在书案后,翻阅《太祖训》,翻过一章就喝一杯酒。当他翻到第三章时仰天长叹:“自从国家飘零,我枕戈泣血十七年,如今即将离开人世,却忠孝两亏。天啊,天啊,我死不瞑目。何以忠臣如此难当!我有何面目去见九泉之下的列祖列宗?”他抛弃药罐子,捶胸顿足,双手捂脸,大呼而逝。
郑成功死后,由世子郑经继承父业,郑氏集团内讧不断,郑经也很难驾驭这个由走私海盗起家的庞大家族集团。创业艰巨,守业更加艰难,郑经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个烂摊子一天天走下坡路。天赐在泉州清源山庄召开会议,分析当前复杂又困难的局势,部署下一步的战略决策。天赐说:“郑经是个逆子乱臣,厦门和金门、南澳眼看是守不住了。郑经迟早会放弃,他们的最终结局是退守台湾。所以我想趁早把泉州的船厂迁往台北,石狮的秘密仓库里所有物资也运到台北,秘密海港码头永久保留,随时可以在紧急状态时启用。罗成仍然在泉州清源山庄坐镇指挥大陆沿海的抗清游击战斗和秘密联络站工作。谷小川负责在台北建设造船厂,准备建造五艘远洋巨舰,上百艘各种功能的船舶,一旦康熙发动攻台战斗,我打算率领庞大舰队远航南洋、阿拉伯和欧洲。在海外设法建立一块抗清复明根据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罗成说:“大陆沿海的抗清斗争越来越艰难困苦,看来我们要做好转入地下斗争的准备。我建议在全国各地建立抗清秘密组织,现在已经有白莲教、天理会、天地会、哥老会等一些秘密结社,我们可以将这些秘密结社联合起来,在广大城乡建立反清斗争的秘密根据,控制交通运输线,条件成熟时再发动武装起义。”天赐说:“现在我们有二条战线,一条是公开的抗清武装斗争,一条是满清占领区的秘密抗清结社组织。我相信反清斗争永远不会停止,子孙后代坚持下去,总有一天会实现‘驱逐鞑虏,光复中华’的历史使命。”天赐具体分派了各项工作的负责人,分头执行,他负责全局的指挥监督,奔波于大陆各大城市和台湾之间,而联络指挥中心就设在泉州的清源山庄。
转瞬间到了康熙二年九月,驻云南昆明秘密联络站的刘伯阳风驰电掣般地赶到泉州清源山庄报告李定国将军病逝的噩耗。天赐扼腕长叹:“李定国将军的死是南明最大的损失,他是南明最耀眼的巨星,任何其他将帅都无从望其项背。他年仅四十三岁,正是巨星殒落,壮志未酬。要是他能东山再起,定能重整旗鼓,讨伐鞑子,光复大明江山。”刘伯阳说:“李定国听说郑成功收复台湾,精神振奋,准备招募义军,再度伐清。哪知人有旦夕祸福,今年春季李定国患病沉重,病入膏肓,七月二十一日弥留之际,嘱咐儿子:‘任死荒徼,勿降。’说完,叹气而亡。李定国部下数千人坚决不投降满清,他们聚集于阿瓦河东百里继续抗清斗争,称之为桂家。在川黔滇桂,父老乡亲为李定国将军建造李晋王庙,祭祀香火旺盛。在勐腊人们把李定国奉为神明,经过他的坟墓都要顶礼膜拜。李定国对川民有恩,川中父老乡亲建造李晋王祠祭拜他。”
罗成说:“李定国将军死后,西南地区的抗清局面更加困难,清廷可以调集川滇兵力围攻夔东十三家军,内地的抗清义军岌岌可危,东南沿海反迁海斗争更是如此。看来我们得尽快转入地下斗争了。我们已经与南方的天地会建立了可靠的同盟关系,正在与白莲教、天理会、哥老会联系接洽之中。”天赐说:“我们也可以筹备成立自己的秘密结社,取名光复会,主要吸收江南城乡坚持反清复明斗争的乡绅名士和农工商、武林界的抗清志士仁人参加。”
康熙二年十月,清军联合荷兰侵略军攻打郑经的厦门、金门,由于郑氏集团内部权力争斗,各自为政,郑经无能为力,加之清荷联军武器装备较郑经军优胜,郑经的军队被动挨打,屡战屡败,先后痛失金门、厦门各岛,只得退守孤岛台湾。幸好天赐他们未雨绸缪,及早筹划,将泉州石狮的水师、船厂、仓库物资都已转移到台北,陆上主力军都分散成为游击小分队,隐藏于深山岩洞或乡镇地道之中。清廷在沿海全面实施迁海令,迁徙沿海三十里内农渔民到内地,禁止任何渔舟商船出海,以坚壁清野的残虐手段对付沿海的抗清力量,但是他们无法对付坚贞不屈的反清游击队,清廷采取卑劣的金钱收买,招降纳叛等手段进行分化瓦解,有意志薄弱的动感分子做了叛徒汉奸,反清游击队的处境越来越艰难。
郑成功病死后,张煌言将军孤军奋战,转战于宁海临门一带,满清浙江总督赵廷臣千方百计劝其投降,遭到他坚决拒绝。康熙二年鲁王病逝后,他悲痛欲绝,解散义军,携随从罗纶,部属叶金、王发,侍者杨冠玉,登南田悬山荒岛隐居。天赐和罗成曾经登上荒岛拜访,只见小凫孤悬海中,荒无人烟,只有南汊港可以通舟,北面是悬崖峭壁,无人能攀登。他们筑茅草房居住,过着秘密的隐居生活。
天赐想不到与一代抗清名将在海上荒岛见上最后一面。他们带去了粮食、酒肉和日用品,老战友相聚不胜感叹。张煌言角巾葛衣,素袍草履,他们席地而坐,只有粗茶淡饭,几杯薄酒招待宾客。张煌言说:“你们一定颇感意外。为什么南明的孤臣突然偃旗息鼓隐居荒岛?”天赐和罗成欲言又止,心情沉重。张煌言自问自答:“我说自己是南明孤臣,是因为郑成功、李定国等南明重臣先后离世,唯有我一个南明遗臣还在海上坚持抗清斗争。如今鲁王也逝世了,大明王朝大势去矣!这其中的缘由你们都明白。自满清入关,大明江山在血雨腥风之中飘零,朱元璋在各地封的王室后代纷纷被人拥立为王,他们各据一方,争相监国;各自为政,争夺正统,握有兵权的朝臣们结党营私,排除异己,甚至于自相残杀,眼看南明一个个小朝廷先后被满清分化瓦解,各个击破。”天赐喟然长叹:“虽然目前发动大规模的反清战争已经不可能了,但是我们可以转入地下,坚持游击战,还可以利用秘密结社,聚集反清力量,等待时机再发动武装起义。现在时代不同了,我们没有必要再去效仿田横五百壮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