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赐带领小分队弟兄,从嘉定城出发,过五通桥,到沐川宿营,然后翻越盘山,渡过绥江,来到云南的昭通,休整一天。宿营时,小双巧施迷药小计,让那坏小子昏睡过去,照例将他当成金童,玩耍一会,一路相安无事。孙若英并无异常举止,看他昏昏沉沉,无精打采,老实了许多。这一带都是永历帝手下四大王的地盘,有不少孙若英熟悉的守将,由他作向导一路平安,顺利过关。他们在昭通补充粮草食品后,向贵州进发,跋山涉水行进了两天,在威宁的草海宿营。这里是彝族、回族和苗族聚居的地方,幸亏天赐对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略知一二,谨言慎行,尊重他们的礼仪习俗,受到寨子头领的盛情款待。俗话说,礼多人不怪,每到一个寨子,天赐都要大双、小双给他们送上丰厚的礼金,还与寨子里的头领结拜成兄弟。
他们平安无事经过马戛、德坞来到水城休整一天。酒足饭饱后,弟兄们各自到帐篷歇息。休息了一天,路途的疲乏一扫而光,今夜天赐精神百倍,只见他搂抱着文婉丫头,激情缠绵。为了不让她呻吟欢叫,他激情地亲吻她樱花般的嘴唇,将舌苔伸进去搅拌,把她吻得透不过气来,憋闷得嗯嗯喘气。缠绵持续了个把时辰,他浑身通泰,丫头娇滴滴喘息未定,舒畅地说:“我的妈呀,憋闷死了,终于可以施展一下胸脯和腰腿了。少爷,这两天那个孙若英忽悠着与我套近乎,说是她喜欢我,要同我谈情说爱,同床共眠,结为夫妻。我赶紧躲避她,还说讨厌她,可是她仍是死皮赖脸地叮着我不放,这可怎么办呢?”
天赐调侃道:“你们俩,一个是假小子,一个是假女子,真是天造的一对,地设的一双。如果能证明他不是那个十恶不赦的采花大盗,我真想为你作主,把你这位靓女嫁给他这位帅哥。”丫头哭丧着脸:“我不喜欢他这个色狼,你看他色迷迷地看我的眼神,让我浑身起鸡皮疙瘩。是不是他已经识破了我假小子身份,会对我下毒手!少爷,我害怕。”她颤栗着往他怀抱里钻。天赐怜香惜玉,好言劝慰:“丫头,别怕,有少爷我的庇护,还有大双、小双的严密监视,谅他也不敢在我的鼻子底下作案。”他一夜激情,鏖战不休。
翌日,天赐率队由水城出发,风雨兼程,晓行夜宿,经滥坝、蟠龙、关寨,来到下营盘,在那里又休整了一天。天赐问大双、小双:“这里离开安隆所不远了。孙若英有什么动静没有?有没有抓到什么蛛丝马迹,或者露出什么马脚?”大双着急地说:“少爷,自从我和小双揭穿了他女扮男装的真面目后,可能由于看管太紧,他没有任何作案的机会了。”小双却满怀信心的地说:“我听文婉丫头说,现在孙若英死盯着她,说是爱上她了,要与她结为夫妻。我怕他下一个目标就是文婉丫头了,也许他早就识破了她女扮男装的身份,真的爱上她了;也许他还会故伎重演,对她下毒手。所以我们可以放松对孙若英的看管,有意给他作案的机会,引蛇出洞,让他自投罗网。”
天赐赞许道:“小双说得对。眼看孙若英就要回家了,也许他会狗急跳墙,对文婉丫头下毒手;或许他是真心想娶文婉为妻,结为连理。我想侦破案件和保护文婉丫头这双重任务就交给你们兄弟俩了。现在我重点考虑的是:我们马上要到安隆所了,为了顺利完成我们预定的合纵连横,说服‘四大王’同心协力、联合抗清复明的策略目标,同时又能保障我们小分队自身的安全,应该联络关岭的布衣族、苗族头领,与他们结成同盟,在遇到危难关头,寻求他们的援助。”大双心领神会:“少爷的意图我明白,我和小双与前面经过的彝族、苗族寨子的土司、头领结拜成兄弟一样,现在到了关岭,也要与布衣族寨子土司、头领结拜为兄弟。”小双补充道:“我们应该把营地建在他们的寨子旁,这样就能进退自如,立于不败之地了。”天赐喜上眉梢:“你们跟随我一路闯荡江湖,也学会了如何既能消灭敌人,又能保存自己的制胜法宝了。”
第二天,天赐带领小分队弟兄离开下营盘,经过郎岱、黄果树大瀑布,在永宁的一个布衣族苗族聚居的寨子旁安营扎寨,同寨子里的头领孟坤结为金兰兄弟。天赐赠送给孟坤一门铜炮和十几支火枪,还有三百两白银,孟坤派了一支布衣族苗族军队负责保卫他们的安全。孟坤对秦王孙可望的飞扬跋扈非常不满:“永历帝是大明宗室,南明的兴亡都寄托在他身上了。可是秦王孙可望一心想篡夺皇位,唆使他的心腹亲信逼迫永历帝禅位,就像当年王莽篡位一样,不得人心。唯有李定国将军‘两蹶名王,威震天下’,能征善战,忠于南明,我们都拥戴他。南明的未来就寄托在他身上了。”
天赐开诚布公地坦言道:“孟兄与我想到一处去了。我们这次千里迢迢到安隆所,就是想劝说永历帝手下的‘四大王’能摒弃前嫌,同心同德辅佐永历帝,励精图治,光复南明半壁江山,把满清八旗赶回老家去。我到安隆拜会孙可望后,马上要赶往云南面见李定国将军,到时有劳孟兄派一支部队护送我们。”孟坤满口答应:“你尽管放心,云南我们经常去,与李定国将军曾经并肩战斗过。保证把你们小分队安全送到昆明。”两人推心置腹地谈心,很快成为知己盟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天赐留一半弟兄由姜小山带队留守永宁宿营地,他带领大双、小双、文婉丫头和另一半弟兄来到安隆府郊外的关岭安营扎寨。天赐对孙若英说:“现在已经到你家了,绝世师太嘱托我要将你交到亲属身边的。明天我送你回家吧。”孙若英坦言道:“在安隆所我没有亲人,母亲改嫁了,她随继父在云南曲靖驻守。秦王孙可望是父系的远房亲戚,我叫他伯父,只是暂时寄居他家,我还想跟随你们一起到云南去找我母亲。”天赐回答:“好吧,那你自己先回你伯父家暂住。我们过二天去拜见你伯父时,再到秦王府找你。”
孙若英走后,天赐带领大双、小双、文婉丫头和两名武艺高强的兄弟小瞿、小杨住进了安隆所的一家僻静的客栈里。天赐和文婉住在大套间,大双、小双和小瞿、小杨分住在两边的厢房内,负责安全保卫。天赐从客栈老板那里打听到翰林院检讨蒋乾昌和大学士吴贞毓的住所,分别秘密地拜访了他们。蒋、吴都是天赐在桂林瞿式耜府中认识的忠于永历帝的朝臣,从他们那里他了解到永历帝的现状,以及孙可望与李定国之间的恩怨由来和构隙本末。蒋乾昌叹惜道:“永历是南明的最后一位正统帝王,被洪承畴、吴三桂赶到贵州安隆所这布衣族苗族聚居的一个蛮荒小城里,仰仗农民军头目孙可望的庇护。现在安隆所已经更名为安龙所,云贵虽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但是偏安这边陲一隅,没有什么发展前途。这孙可望野心勃勃,以国主自居,要永历帝封他为秦王,独断专行,操纵朝政,永历帝成了傀儡。”
天赐说:“听说孙可望想篡夺永历皇位,像他义父张献忠那样建国称帝?我看孙可望是败军之将,比不上张献忠,更比朱元璋要差远了。朱元璋和孙可望两人虽说都是靠农民起义军起家,成为手握重兵的军阀,但是朱元璋能听取谋士的劝告,‘广积粮,缓称王’,无论是在军事上,还是政治上都能深谋远虑,最后成就了统一大业。我看孙可望只是一介武夫,虽然能征善战,却胸无大志,军事上一败涂地,政治上无德无能,龟缩在云贵弹丸之地,还想称王称霸,割据一方。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他有什么资本建国称帝?”
蒋乾昌叙说了孙可望称帝图谋失败的经过以及‘四大王’间的情仇恩怨:“孙可望是张献忠的四个义子之一,另外三个义子是李定国、艾能奇和刘文秀,都改姓张。孙可望善于揣度张献忠的心思,办事机灵,深受张献忠的宠爱,被列为长子。张献忠在四川凤凰山兵败被杀后,他的四个义子自四川经贵州退走云南,招降原来镇守云南的大明黔国公沐天波,占据了整个云南。四义子彼此兄弟相称,恢复本姓,自称为王:孙可望叫平东王,李定国叫安西王,艾能奇叫定北王,刘文秀叫抚南王。四王并大,各领一军,不相上下。孙可望想当领袖,让属下称他为帅主,李、艾、刘三弟兄不服。李定国和孙可望曾向永历帝表示愿意同永历帝联合抗清,归顺南明政府,遭到永历帝的拒绝。后来永历帝被清军围攻,放弃肇庆、梧州,仓惶西奔,走投无路,无地容身时,才接受了孙李等四大王的建议,在贵州安隆所投靠了农民军。”
天赐想知道其中详情,便刨根问底地说:“我想孙可望与李定国等三兄弟都是张献忠的义子,应该情同手足,亲如一家,‘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照例没有化解不了的恩怨。”
蒋乾昌说:“孙可望野心勃勃,想当领袖,其他三兄弟不服,遇事相抗。孙可望想制伏为首的李定国,寻机示威,以树立自己的权势,。一次演武场操练,孙可望找茬,当着众将领的面,无理捆绑李定国,并责打一百军棍。众将愤愤不平,迫于众怒,事后孙可望只得向李定国道歉,从此孙李结下了怨恨。永历帝投奔贵州安隆所,四大王归顺南明后,孙可望要求永历帝封他为秦王,其他孙、艾、刘三人晋封为安西公、定北公、抚南公。李定国说自己没有立下战功,不能接受晋封,孙可望觉得面子上下不去,又记恨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