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桃花源记

地下距离和地上距离是两个概念。

在地上你走了好几天可能都还在原地打转,但在地下溶洞中活着走出来,可能就已经到了另一个地方。

古代对于这种境况的描述,多以神仙之事作为假托。在张家卷阀中,就记载过一个类似于《桃花源记》的奇异事件。

时间记载为东晋末年,有一个人通过地下溶洞短时间内到达一个与世隔绝的部落。这个部落处处与外界不同,文化与社会制度也完全不一样。

和桃花源记记载不同的是,这个人进到这里本以为奇货可居,期望拿到一些不同的造物回到自己所在的社会,从而一朝发达。

但这个部落早就和外界不一样,很多习俗都非常落后。他们看这个人穿着打扮与自己不一样,身上的布料也和自己的纺织手段不同,看起来更加精美。

于是部落的人以为此人是上天的使者,因此得到了部落里最高级别的款待。

但他非常清楚,时间久了这层身份必然失效。于是想尽办法离开了部落,并带走了一些东西。

此人最后的结局确实是死亡,但原因非常奇怪。

这个事件在张家卷阀里面的后续记载是:以民间传闻的方式流传,最后被名士再创作得以留存。

就是桃花源记。

关于这个案子各种奇异记载和后续处理这里暂且不加赘述。这件事到现在都没有被提起,说明老张家的祖宗们处理的非常干净。

张海桐将这个无关紧要的小故事讲给张千军听,来转移注意力。张千军听的很认真,确实没精力注意身体上的不适。

他们从溶洞出来的时候就在河谷,这里人迹罕至,草木疯长。原本应该有大河的地势,已经被树木占满,只有一些细小的水流在谷底流动。

在山谷里不觉得,等上到对面的山,才发现这里也长了不少榕树。

“你们进庙之前,有没有发现别的不对劲?”

张千军摇头。“我跟着送亲队伍,走的是各个寨子之间专门开辟的路。类似于外面的官道。这种路两边很少有幺蛾子,所以没有异常。”

张海桐明了。他跟着的那队人马走的是野路,毕竟这群人没有过明路,走人家的官道等于送死。

荒郊野岭,最容易出事。

根据张千军先前讲的情况,他们进去的时候庙里也没有庙祝。而阿颁说过,榕树气根里面的人是庙祝之一,已经死了。

由此可以推测,那些庙祝可能都已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