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夭夭话还没说完,就被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断。只见一匹枣红色的骏马飞驰而来,马上的人一身墨绿色长袍,英姿飒爽,正是多日不见的李忠。
“凌峰兄,夭夭姑娘,好消息,好消息啊!”李忠翻身下马,激动地说道,“文化传承基地的事,皇上已经知道了,龙颜大悦,特地赐名为‘文化之光’,并拨下黄金万两,以示嘉奖!”
郭凌峰和陶夭夭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喜悦。他们辛辛苦苦数月,终于得到了认可,这“文化之光”四个字,沉甸甸的,也充满了希望。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文化传承基地在郭凌峰和陶夭夭的努力下,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繁荣,原本冷冷清清的桃花源村,再次热闹起来。一座座古色古香的建筑拔地而起,雕刻、编织、陶瓷等工坊内,叮叮当当的声音不绝于耳,老匠人们带着年轻的学徒,将祖辈传下来的技艺倾囊相授。
文化传承基地不仅吸引了许多国内的学者前来考察研究,还吸引了来自海外的游客。他们被这里精美的工艺品和独特的文化氛围深深吸引,流连忘返。
这一日,一位金发碧眼的外国使节在翻译官林娜的陪同下,来到了文化传承基地。他叫詹姆斯,是来自遥远西方国家的使节,此次前来,正是为了亲眼目睹这座“文化之光”。
“太不可思议了!”詹姆斯看着眼前栩栩如生的木雕,赞叹不已,“这些古老的技艺,简直是艺术的瑰宝!”
“詹姆斯先生,您过奖了。”郭凌峰谦虚地说道,“我们只是希望,能够将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郭先生,您做得非常棒!”詹姆斯由衷地说道,“我相信,这座基地一定会成为文化交流的桥梁,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文化。”
参观结束后,詹姆斯意犹未尽,他找到郭凌峰,表达了想要与基地合作的意向。
“郭先生,我们国家有一位着名的艺术家,他对中国的传统文化非常感兴趣,他叫大卫,我想邀请您和这位美丽的女士,与我们一同前往京城,与他会面……”
郭凌峰看着眼前热情的詹姆斯,又看了看身旁的陶夭夭,微微一笑,“好,我们……”“郭先生,您和陶夭夭小姐的到来,令大卫先生欣喜若狂!”詹姆斯热情地握着郭凌峰的手,将他们迎入了京城一处雅致的庭院。
庭院内,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正低头作画,听到动静,他抬起头,深邃的蓝眼睛里充满了惊喜的光芒,“郭先生,陶小姐,久仰大名!我非常欣赏你们对文化传承做出的贡献。”
这位老人便是詹姆斯口中的着名艺术家大卫,他痴迷于东方文化,尤其对中国传统工艺品赞不绝口。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郭凌峰和陶夭夭与大卫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从古老的丝绸之路聊到精美的青花瓷,从唐诗宋词的意境聊到民间传说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