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郭凌峰亲自面试了每一位考生,最终,他选拔出了一批像赵秀才这样真正有才华、有德行的年轻人。他相信,这些人将会成为大梁未来的栋梁之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考试结束后,学政张大人来到御书房,他看着郭凌峰,脸上满是欣慰的笑容,缓缓说道:“大人,这次考试……”“大人,这次考试堪称百年来最为公平公正的一次!”学政张大人捋着胡须,脸上满是欣慰的笑容,“老夫执掌科举数十年,从未见过如此清明之景象!这都得益于大人的雷霆手段和英明决策啊!”
郭凌峰谦虚地笑了笑:“张大人过誉了,这并非我一人之功,而是所有参与改革之人的共同努力。更重要的是,这证明了我们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百姓渴望公平,国家需要人才!”
“大人所言极是!”张大人激动地说道,“依老夫之见,此次科举改革的模式可作为典范,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实施!如此一来,必能为大梁选拔出更多优秀人才,振兴我朝纲!”
郭凌峰赞赏地点了点头,心中已有定夺。他召集了赵秀才等新选拔的人才,在御花园中设宴款待。席间,他与这些年轻人谈天说地,分享自己的治国理念,从国家兴衰到百姓疾苦,从廉政建设到人才培养,无所不谈。
郭凌峰的坦诚和博学深深地折服了这些年轻人,他们从未想过,一位位高权重的王爷,竟能与他们如此平等地交流。赵秀才激动地说道:“大人心系百姓,胸怀天下,学生敬佩之至!学生定当竭尽所能,为大梁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好!好!好!”郭凌峰连说三个“好”字,眼中满是欣慰和期待,“我相信你们都是大梁的未来,国家的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看着眼前这些朝气蓬勃的年轻人,郭凌峰心中充满了希望。他仿佛看到了一个更加强大、更加繁荣的大梁正在冉冉升起。
正当郭凌峰准备将这些优秀的人才推荐给皇帝,让他们有机会施展抱负之时,一名侍卫匆匆走进御书房,将一封信函呈到他面前,压低声音说道:“王爷,宫外有人送来一封信,指名道姓要您亲启。”
郭凌峰心中疑惑,接过信函,拆开一看,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信上的内容不多,却字字诛心,透露出一个令人心惊的信息……
郭凌峰猛地站起身,手中的信纸被捏成一团。他眼中寒光闪烁,一字一句地说道:“看来,有些人已经等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