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破旧立新,开创新局

第二日早朝,金銮殿上,气氛不同寻常。百官屏息凝神,目光齐刷刷地汇聚在朝堂中央的郭凌峰身上。昨日赵秀才一事,让郭凌峰在朝中的声望更上一层楼,而今日,他将要提出的,则是关乎国家选才大计的改革方案。

“启奏皇上,”郭凌峰躬身行礼,语气沉稳而有力,“此次科举舞弊案,虽已查明,但臣以为,此乃冰山一角,若不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类似事件恐将再次发生。为此,臣连夜草拟了一套改革方案,恳请皇上御览。”

说罢,郭凌峰将手中奏折高高举起。太监总管快步上前,接过奏折,恭敬地呈到皇帝面前。皇帝翻开奏折,细细品读,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显然对郭凌峰的提议颇为重视。

“众爱卿,郭爱卿所奏之事关乎国之根本,诸位可畅所欲言。”皇帝放下奏折,威严的目光扫视群臣。

郭凌峰挺直身躯,不卑不亢地向百官阐述起自己的改革方案。他提出,首先要增加考试环节,将原本的“四书五经”考试内容进行细化,增设策论、算术、律法等科目,以考察考生更为全面的能力;其次,要严格监考制度,杜绝一切作弊可能,可从其他州府调派官员交叉监考,并设立专门的巡考队伍,对考场进行不定期巡查;最后,要建立举报奖励机制,鼓励百姓和考生积极举报舞弊行为,对于提供有效线索者,给予丰厚的物质奖励和名誉表彰。

郭凌峰的改革方案环环相扣,逻辑清晰,目标明确,殿上的大臣们听完后,有的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有的低头沉思,似在权衡利弊。

“皇上,”一位年迈的大臣站了出来,花白的胡须微微颤抖,“老臣以为,郭大人此番改革过于激进,祖制不可轻易更改啊!”

这位大臣乃是当朝元老,向来以保守着称,他一开口,便有不少附和的声音响起,一时间,反对之声不绝于耳。

“张大人此言差矣!”一位身着绯色官服的大臣站了出来,他正是与郭凌峰私交甚笃的户部尚书,素来以眼光长远,敢于创新着称,“正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如今科举制度弊端尽显,唯有改革,方能……”

他的话还未说完,就被另一道声音打断,“你……”

“你户部的事都办完了吗?何时轮到你对科举指手画脚?”尖锐的声音打断了户部尚书的话,说话的是吏部侍郎,他向来与户部尚书不和,此时更是抓住机会,毫不留情地讽刺。

户部尚书也不甘示弱,正欲反驳,却被身旁的郭凌峰轻轻拉住。郭凌峰上前一步,朝皇帝拱手道:“皇上,臣以为,改革并非一味推翻重来,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朝科举制度沿袭多年,自有其可取之处,但也不可否认,其中弊端已严重阻碍了人才选拔。臣此次提出的改革方案,并非全盘否定旧制,而是在保留其精髓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完善,使其更适应时代发展,更利于国家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