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戚继光:山东登州人,杰出的军事家、抗倭名将。隆庆年间,戚继光被调往北方,镇守蓟州,他在任上积极整顿边防,修筑长城,训练军队,创立了车营、马营、步营等多兵种协同作战的战术体系,有效抵御了蒙古骑兵的侵扰,使蓟州防线成为明朝北方的坚固屏障,保障了边境地区的安全与稳定。
- 俞大猷:福建晋江人,抗倭名将,军事家。俞大猷一生致力于抗击倭寇和保卫海防,有着丰富的军事经验和卓越的指挥才能。隆庆年间,他继续在东南沿海地区抗击倭寇,与戚继光等将领密切配合,多次取得胜利,为平定倭患做出了重要贡献。其军事思想强调“练兵先练将”,注重军队的训练和纪律,以及战略战术的运用,对后世军事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 杨俊卿:山西蒲州人,隆庆二年戊辰科武举会试第一人,即武状元。考取武状元后,署指挥同知,后官至左都督同知。
————
隆庆朝的主要宦官:
- 孟冲:出身厨师家庭,原掌管尚膳监。因擅长谄媚获明穆宗喜爱,后由大学士高拱推荐为司礼监掌印太监,与冯保有隙。他与滕祥、陈洪共得宠,争献奇技淫巧,还媒孽内官监太监李芳,使其遭禁锢等,穆宗死后,被冯保夺司礼掌印太监之位。
- 冯保:嘉靖年间入宫,嘉靖三十九年已为司礼监秉笔太监。隆庆元年,被提拔为御马监掌印太监,兼提督东厂太监。隆庆六年,穆宗驾崩,冯保改任司礼监掌印太监,兼提督东厂太监。他与张居正关系密切,在万历初年与张居正一同辅佐年幼的明神宗,对新政推行有一定作用。
- 滕祥:明穆宗的心腹太监,曾借着给穆宗造橱柜、采办胶漆、补修七坛乐器等名义中饱私囊,致使工部尚书雷礼因与其斗争无果而愤然辞职,可见其在隆庆朝的权势与贪婪。
- 陈洪:隆庆年间备受皇帝宠幸,性格张扬、心狠手辣且不择手段。与孟冲、滕祥一样,都是在隆庆朝较为活跃且得宠的宦官。
————
隆庆朝的主要后宫成员包括皇后和妃嫔:
皇后
- 孝懿庄皇后李氏:裕王朱载坖的结发妻,生宪怀太子朱翊釴,早逝。朱载坖即位后追封她为皇后,谥曰孝懿贞惠顺哲恭仁俪天襄圣庄皇后,合葬昭陵,祔太庙。
- 孝安皇后陈氏:裕王继妃,朱载坖即位后被立为皇后,无子。明神宗即位后尊为仁圣皇太后,居慈庆宫,谥曰孝安贞懿恭纯温惠佐天弘圣皇后,祀奉先殿别室。
- 孝定太后李氏:即李彩凤,原为宫女,后成为裕王朱载坖的侍妾,生明神宗朱翊钧和潞简王朱翊镠。隆庆元年被册封为贵妃,神宗即位后尊为慈圣皇太后,居慈宁宫,谥曰孝定贞纯钦仁端肃弼天祚圣皇太后,合葬昭陵,别祀崇先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