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九大攘外藩王与有军事经历的藩王

- 基本情况:朱元璋第十四子,早年封汉王,后改封肃王,就藩甘肃张掖 。

- 军事与政治:署理陕西行都司甘州五卫军务,麾下军队有五万多人,仅次于九大塞王中的燕王和宁王,在军事力量上比较雄厚 。

- 政治智慧:建文帝施行削藩时,他保持中立,主动向建文帝提出内迁,主动向朝廷交回兵权;朱棣登基后,又主动向朱棣示好。

辽王朱植

- 基本情况:朱元璋第十五子,出生不久被封为卫王,后改封辽王,就藩广宁 。

- 军事表现:能骑善射,熟悉军旅之事,在辽东屡建军功,还被令和宁王朱权一起节制辽东军马。

- 后期境遇:朱允炆继位后,因朱植与朱棣封地接近,害怕朱植会成为朱棣的帮手,于是将朱植调回南京。朱棣攻破南京后,朱植因当初没有帮助朱棣,被朱棣削弱兵权,并改封驻守荆州。

庆王朱栴

- 基本情况:朱元璋第十六子,受封庆王,初就藩韦州,建文三年迁藩于宁夏 。

- 军事及其他:其藩地位于战略要地,应具备一定的军事防御和作战能力,但具体兵力无详细记载 。

- 个人特点:朱栴颇有文采,创作过许多经典之作,没有参与朱允炆和朱棣之间的斗争,后来将余生寄情于文学创作 。

宁王朱权

- 基本情况:朱元璋第十七子,13岁被封宁王,就藩大宁 。

- 军事力量:手握重兵,有甲兵八万、战车六千,而且有骁勇善战的朵颜三卫,是实力最强的藩王之一,经常配合其他藩王出塞作战,屡立战功 。

- 靖难之役影响:建文帝继位后,施行削藩,宁王朱权最终选择站在朱棣一边,但朱棣并没有履行当初“平分天下”的承诺,甚至连一些南方的富庶之地都不同意给他,最终让朱权就藩南昌 。

谷王朱橞

- 基本情况:朱元璋第十九子,受封谷王,就藩宣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