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两个外事部门的工作人员交头接耳了几句后,翻译告诉他可以送他一双。感动的他直竖大拇指,嘴里还一个劲的说‘三克油、三克油’。后来,他特意跟我合了这张影,说是要记录下这次有趣的见面。你说,这事儿是不是挺有意思的?”
江春生听完,也跟着笑了起来:“确实挺有意思的!没想到一双胶鞋还能引起外宾这么大的兴趣。不过,胡师傅,你这见外宾的经历,可真够有趣的。”
胡顺平点点头,感慨道:“是啊, 后来就不是这样了,他去年底又来了。我们县也全面对外放开了,他就直接去我们家了。”说罢,胡顺平将手上的几张照片全部递给了江春生。
江春生接过照片,仔细翻看起来。第一张照片上,还是这个外宾被一群农村孩子围在中间,孩子们脸上洋溢着好奇和兴奋的笑容,外宾则弯下腰,手里拿着一把巧克力糖,正分发给孩子们。背景是一片田野,远处还有几间农舍,显得格外朴实自然。
“这张照片是外宾第一次来我们村时拍的。”胡顺平指着照片解释道,“他特别喜欢孩子,看到村里的孩子们围过来,就主动拿出随身带的巧克力糖分给他们。孩子们一开始还有点害怕,后来就都围上去了。外宾还跟孩子们学了几句方言,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江春生点点头,笑着说:“这外宾还挺接地气的嘛!”
“他说他跟我堂哥是好兄弟呢。他也知道我堂哥小时候的成长经历,特别佩服我父母。他说:这要是在他们美国,我堂哥多半是丢到孤儿院去了。”胡顺平道。
“嗯!”江春生赞同的点点头。
接着,江春生翻到第二张照片。这张照片上,外宾站在胡顺平夫妇中间,胡顺平穿着一件干净的中山装,脚上已经是一双闪亮的皮鞋,而外宾则穿着一身休闲西装,脚上是一双白色旅游鞋。两人站在一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胡顺平的妻子站在一旁,脸上带着腼腆的笑容。
“这张是他来我们家时拍的。”胡顺平回忆道,“他直接找到我们家,说是想看看我们平时生活的样子。他还特意带了一些礼物,有巧克力、咖啡,还有一些美国的小玩意儿。我老婆一开始还有点紧张,后来看他那么随和,也就放松下来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江春生好奇的问:“ 你堂哥出去后,有没有回来过?”
“没有!”胡顺平回答。
“这都四五年了吧,他为什么自己不回来看看你们啊?”江春生不解的继续问道。
胡顺平淡然的一笑:“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但是,我觉得应该是美国那边不让我堂哥离开。”
“哦~,看来你堂哥在那边很受欢迎,也很不自由啊!”江春生感叹道。
“是啊!我父母经常在念叨:不知道有生之年,还能不能再见到顺兴。”胡顺平说着,眼光黯淡下来,满脸都是忧伤和惆怅。
最后一张照片是外宾与胡顺平的老父母合影。照片上,胡顺平的父母坐在椅子上,外宾站在他们身后,双手搭在两位老人的肩膀上,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胡顺平的父亲穿着一件旧棉袄,手里还拿着一根旱烟袋,母亲则穿着一件素色的布衣,虽然完全是一副农村老人的装扮,但显得格外的慈祥。
“这张照片是我父母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