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珊,你体谅一下爸爸好不好?” 吴建国终于憋出一句话,声音带着几分哀求,说完,他又慌乱地看向张阿妹,向她投去求助的目光,示意她赶紧说话,帮忙劝劝吴珊珊。
张阿妹心领神会,立刻站起身来,走到吴珊珊身边,一改方才的盛怒,换上一副苦口婆心的模样:“珊珊,你爸爸养活你们三个孩子不容易,不要这么倔!你也得体谅家里的难处啊,上中专多好,稳稳当当的,以后还能帮衬家里。”
她的眼神中透着一丝急切,试图用家庭的责任来压服吴珊珊。
庄超英坐在一旁,看着几人僵持不下,都在自己的想法里钻牛角尖,轻轻地叹了口气,缓缓地开了口:“珊珊啊,你爸妈也有他们的考量,你也要多想想。这读书的事儿,固然重要,但家庭的情况也不能不顾啊。”
他的声音温和而沉稳,带着几分劝解的意味,希望能让这紧张的气氛缓和一些。
就在这时,门 “吱呀” 一声被推开,一道明亮的光线瞬间射进屋内,打破了这压抑的氛围。
黄玲从门口走进来,她的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眼神却透着几分精明,仿佛一眼就看穿了屋里的僵局。身后还跟着庄图南,他的目光在屋内一扫,落在吴珊珊身上时,微微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关切。
“超英,老吴家的茶水这么好喝吗?” 黄玲打趣地说道,试图用这句轻松的调侃缓解屋内剑拔弩张的气氛。
她一边说着,一边走进屋,目光在众人脸上一一扫过,在门口已经听明白了事情的原委。
黄玲心想,这孩子的前途可是大事,可不能就这么稀里糊涂地决定了,得帮着劝劝。
而庄图南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吴珊珊,他很想走上前去支持她,但在这样的场合,又不知该如何开口,只能默默地将关心藏在眼里。
黄玲款步走到庄超英身边,缓缓坐下,她的目光温和而坚定,直视着吴建国,率先打破僵局。
“老吴,珊珊想要上一中,那就好好的供,咱们做父母的可不就是起的一个托举的作用,一点点的把孩子们送到更广阔的天地,孩子们长大了不能像咱们一样被困在这条小巷子里吧!” 她的声音清脆有力,宛如一阵春风,试图吹散这压抑的氛围,为吴珊珊的梦想注入一丝希望。
吴建国面露难色,张了张嘴,却没发出声音,只是无奈地叹了口气,双手不停地在膝盖上揉搓着,仿佛这样便能缓解内心的纠结。
张阿妹站在一旁,听了黄玲的话,心里愈发不舒坦,她撇了撇嘴,低声嘟囔着:“珊珊成绩没有图南的好,上了高中要是没有考上大学,不还是得去浪费三年时间去上大专吗?”
她满心的不满都写在脸上,看向吴珊珊的眼神里充满了嫌弃,在她狭隘的观念里,怎么都无法想象自己要去做那个心甘情愿托举儿女的父母,只想着能少些负担,让日子安稳些就好。
庄超英察觉到气氛愈发剑拔弩张,他深知张阿妹的脾气,生怕这场争执愈演愈烈,便轻轻拉了拉黄玲的衣角,凑近她耳边,小声说道:“阿玲,咱别在这儿添乱了,先回家,这事儿让他们自个儿商量。”
黄玲扭过头,目光中闪过一丝倔强,她甩开庄超英的手,暗暗给了他一个 “别管我” 的眼神,意思是这事她管定了。
一直沉默不语的庄图南,此刻再也按捺不住。他向前跨了一步,清了清嗓子,目光直视张阿妹,声音洪亮且坚定地反驳道:“张姨,您这话可不对。珊珊现在的成绩比我当时的要好,只要给她机会,上了高中肯定能考上大学啊。”
他边说边看向吴珊珊,眼神里满是鼓励与信任,像是在给她传递力量,让她不要气馁。
屋内,众人的目光如聚光灯般齐刷刷地落在吴建国身上,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苦口婆心地劝导着,言辞恳切,满是对吴珊珊未来的期许。
黄玲的话语掷地有声,如同一记记重锤敲打着吴建国的内心;庄图南的反驳有理有据,像是为吴珊珊的梦想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堡垒;吴珊珊那决绝又期盼的眼神,更是如同一把锐利的钩子,直直地勾住他的心。
吴建国坐在那里,任凭黄玲怎么说,心丝毫没有动摇。
在他心底,陈旧而狭隘的观念根深蒂固,多年来在生活的泥沼中摸爬滚打,他只想着安稳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