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珊珊在受到李老师的劝告之后,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给李老师带来诸多困扰。为了不让李老师陷入为难的境地,她决定不再继续在学校里面售卖东西。

她的手中还留存着不少精美的头花和小巧的卡子。经过一番思索,她决定跟李一鸣说明当下的情况。于是,她拿着剩余的物品,向李一鸣家走去。

刚刚踏入李一鸣家的院子,吴珊珊便瞧见李婶子正静静地坐在屋檐底下,满脸愁容。

“婶子,您这是怎么啦?一鸣哥在家吗?” 吴珊珊一边关切地询问着,一边快步走过去,拉过旁边的小马扎,稳稳地坐在了李婶旁边。

李婶子是知道吴珊珊一直在帮着李一鸣售卖货物的,所以面对吴珊珊的询问,她也没有丝毫隐瞒,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缓缓说道:“昨天去后街卖货的时候,被人给盯上了。一背篓的货物都被没收了,还搭上了林工的一块手表。”

“这会儿他心里正难受着呢,在屋里躺着。” 李婶子的语气中满是无奈。

吴珊珊听闻此言,心中满是震惊。她深知那些货物数量不少,价值也不低。想到李一鸣此刻的心情,她的心里也不好受。

吴珊珊轻手轻脚地走到窗户边,趴在玻璃上,向屋里望去。

只见李一鸣正面朝墙躺着,一动不动,也不知道有没有睡着。吴珊珊犹豫再三,觉得此时不好打扰李一鸣,便轻声安慰了李婶子几句,然后带着满心的担忧离开了。

这已经是李一鸣第二次被没收货物了。吴珊珊原本以为,经历了这样的打击,他会就此一蹶不振。

毕竟,两次货物被没收,这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沉重的打击。然而,让吴珊珊没想到的是,李一鸣在颓废了两天之后,竟然又毅然踏上了去上海的火车。

李一鸣从上海回来后,带回来了更多新奇的货物。这些货物一亮相,就吸引了众多顾客的目光。他们的生意越发红火,吴珊珊和李一鸣也更加忙碌起来。

然而,好景不长。

随着他们生意的兴隆,也引起了一些人的嫉妒。有几个不怀好意的小商贩开始暗中使坏,他们向监察人员举报吴珊珊和李一鸣的售卖活动。

很快,监察人员又开始频繁地在这一带巡逻。

吴珊珊和李一鸣不得不再次提高警惕。他们开始商量新的应对策略,考虑是否要换一个地方继续卖货。但他们又舍不得已经积累起来的顾客群体,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们决定先暂时减少货物的种类和数量,低调行事。同时,吴珊珊也更加密切地关注着周围的动静,一有风吹草动就及时通知李一鸣。

吴珊珊则拿着小件在后街口卖东西。她一边售卖着手中的物品,一边时刻留意着有没有监察的人从街口过来。

她的眼睛紧紧地盯着各个方向,只要一发现有监察人员的身影,她便会迅速一抬手,将包布里的东西收起来。然后,她会以最快的速度通知后街的小摊贩们赶紧散开。

有了吴珊珊在街口望风,这段日子过得格外顺利。

李一鸣和吴珊珊仿佛找到了一种默契的合作方式。他们相互配合,谨慎行事,成功地避开了一次次可能的风险。不管是李一鸣还是吴珊珊,都赚得盆满钵满。

尤其是吴珊珊,她手中的钞票如同有了生命一般,不断地变成货物,又从货物变回钞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