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田园日常,暗流涌动

到了李大爷家,屋里已经围满了人,大家脸上都带着担忧和焦急。林一哲费力地挤进去,只见李大爷面色苍白,双眼紧闭,躺在床上一动不动。他的脸上没有一丝血色,嘴唇也微微泛白,让人看了十分心疼。林一哲立刻放下药箱,上前为李大爷诊脉。他的手指搭在李大爷的脉搏上,眉头紧锁,神色凝重。他的眼神专注而坚定,仿佛要从这微弱的脉搏中探寻出李大爷病情的真相,那专注的神情让人感受到他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职责的坚守。他仔细地感受着脉搏的跳动,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变化,试图从脉象中找到病症的根源。

“林大夫,我爹这是怎么了?” 李大爷的儿子焦急地问道,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他的双手紧紧握住林一哲的胳膊,眼神中满是对父亲病情的担忧和对林一哲的期待,那颤抖的双手和焦急的眼神,让人感受到他内心的恐惧和无助。

林一哲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继续仔细地检查着李大爷的身体,眼神专注而坚定。他的手指在李大爷的身体上轻轻移动,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缓缓说道:“李大爷这是气血亏虚,再加上近日操劳过度,导致脑部供血不足。我先开几副药,调理一下气血,再配合针灸,应该能慢慢好转。” 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给在场的人带来了一丝希望,大家听了,都微微松了一口气。李大爷的儿子听后,眼中的担忧稍微减轻了一些,但依然充满了对父亲病情的关切。

众人听了,都松了一口气。林一哲随即开始准备针灸,他的手法娴熟,动作沉稳,每一针都精准无误。他的眼神专注地盯着李大爷的穴位,手中的银针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在他的治疗下,李大爷的脸色渐渐有了一丝血色,呼吸也变得平稳起来。众人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对林一哲的医术更加钦佩,纷纷在一旁夸赞他的医术高明。“林大夫,您可真是咱们的救命恩人啊!” 一位老者感慨地说道,其他人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就在这时,村里的老郎中张老头走了进来。他看着林一哲,眼神里带着一丝复杂的神色,有惊讶,也有不甘。“林小子,没想到你这几年医术倒是精进了不少。”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淡淡的酸味,仿佛对林一哲的成长有些难以接受,那微微上扬的嘴角带着一丝不屑。

林一哲连忙拱手说道:“张前辈,您过奖了。我不过是多学了些医理,还得多向您请教。” 他的态度谦逊而诚恳,丝毫没有因为张老头的语气而生气,那温和的笑容和谦逊的姿态,让人感受到他的修养。

张老头冷哼一声,“哼,别以为治好了几个病人,就真把自己当神医了。这治病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儿,稍有不慎,就会出人命。”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屑,似乎在提醒林一哲不要太得意忘形,那傲慢的语气和轻蔑的眼神,让气氛变得有些尴尬。

林一哲微微皱眉,心中有些不悦,但还是礼貌地回应道:“张前辈,我自然知道治病的责任重大。每一个病人我都会全力以赴,不敢有丝毫懈怠。”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坚定,表明了自己的态度,那坚定的眼神和沉稳的语气,让人感受到他的决心。他在心里暗暗想着,自己从医并非为了名利,只是想尽自己所能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两人正说着,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哭声。一个妇人哭哭啼啼地跑进来,“林大夫,您快救救我家孩子吧!他不知道吃了什么,肚子疼得直打滚。” 她的脸上满是泪水,眼神中充满了绝望和无助,那颤抖的声音和慌乱的神情,让人感受到她作为母亲的焦急和痛苦。她的双手紧紧抓住林一哲的手臂,仿佛那是她最后的救命稻草。

林一哲顾不上与张老头争论,立刻说道:“您先别着急,带我去看看孩子。” 说罢,他又背上药箱,跟着妇人匆匆离开。他的脚步急促,心中满是对孩子病情的担忧,那担忧的神情让人感受到他对病人的关爱。他一边走,一边询问着孩子的症状,试图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治疗的方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夕阳的余晖洒在村子里,给整个村庄染上了一层金黄。林一哲忙碌的身影在村子里穿梭,他的脚步从未停歇。每一个病人的呼唤,都像是一声号角,催促着他前行。他深知,作为一名医者,自己的责任不仅仅是治病救人,更是守护这一方百姓的安康。路边的农舍里升起袅袅炊烟,仿佛在诉说着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祥和,但林一哲却无暇欣赏这美景,他的心中只有病人的安危。他看着这熟悉的村庄,心中涌起一股责任感,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守护好这里的每一个人。

当夜幕悄然降临,林一哲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他坐在院子里,望着满天繁星,心中却无法平静。今天发生的事情让他意识到,在这看似平静的乡村里,也隐藏着许多未知的危机。而他手中那张从庄园老者那里得到的神秘纸张,或许就是解开这些危机的关键。

林一哲从怀里掏出那张泛黄的纸,借着微弱的月光,再次仔细端详起来。那些奇怪的符号和文字,仿佛在黑暗中闪烁着神秘的光芒,似乎在向他诉说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他的手指轻轻触摸着纸张,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不安。那纸张的触感粗糙而陈旧,仿佛承载着岁月的沧桑,每一道折痕都像是一个未解之谜。他的目光在那些符号和文字上一一扫过,试图从中找到一些线索,但一切都是那么的陌生和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