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盖也豪爽地笑道:“是啊,裴孔目,往后咱们就是一家人,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携手在这乱世中闯出一片正义的天地!”
随后,晁盖、宋江让裴宣掌管军政司,负责赏功罚罪。裴宣深知此任重大,他神情庄重地说道:“承蒙二位哥哥信任,裴某定不负所托,在梁山将公正贯彻到底,让兄弟们的付出都能得到公正的回报,违反军纪者也绝不姑息。”
祝家庄之战后,为壮大梁山势力,裴宣假扮郓州孔目,与萧让、金大坚等人密切配合,谋划将李应、杜兴骗上梁山。
裴宣换上官服,手持精心伪造的公文,神情严肃,宛如真的孔目。在与李应、杜兴接触时,他凭借对律法文书的熟悉,巧妙地模仿官员口吻,言辞恳切地说道:“李庄主、杜主管,如今局势变化,天下大乱,梁山招安在即,朝廷有意招揽各位豪杰,共保太平。这是朝廷的公文,还请二位仔细查看。以二位的才能,若能加入梁山,日后必能在朝廷谋得一官半职,光宗耀祖,也能为百姓做更多的好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应和杜兴看着公文,又听裴宣说得有理有据,心中不免动摇。
杜兴小声对李应说:“庄主,如今这世道,各方势力纷争不断,朝廷腐败不堪,我们在这独善其身也并非长久之计。或许梁山真能有一番作为,我们跟着他们,说不定能有个好前程,还能实现心中的抱负。”
李应沉思片刻,目光审视着裴宣,问道:“裴孔目,若我等随你上梁山,朝廷真能容得下我们?万一以后反悔,我们岂不是陷入绝境?而且,梁山好汉众多,我等上去后能否被接纳?”
裴宣坚定地看着李应,说道:“李庄主放心,梁山好汉皆是忠义之士,对兄弟更是肝胆相照。只要二位真心入伙,梁山兄弟定会接纳。至于朝廷,如今也希望借助梁山的力量稳定局势,招安诚意十足。况且,我们在梁山,可继续行正义之事,为百姓谋福,何乐而不为?还望二位莫要错过这个机会。”
最终,裴宣与萧让等人成功将李应、杜兴骗上梁山,为梁山增添了新的力量。
此后,在梁山攻打青州、大名府、东平府、东昌府等战役中,裴宣充分发挥自己的智谋和组织能力。每次战前,他都会深入研究敌军的兵力部署、地形地貌、将领特点等情况,根据各位头领的专长和性格,合理分派任务,点拨军兵。
攻打青州时,裴宣找到花荣,说道:“花将军,你箭术高超,百步穿杨,江湖闻名。此次作战,敌军必定对你有所防备。你可在阵前佯装示弱,引敌军追击,然后在合适时机,凭借你的神箭,出其不意地攻击敌军将领,打乱他们的阵脚,为我军进攻创造机会。”
花荣自信地笑道:“裴孔目放心,我定不辱使命。只要敌军进入射程,我定让他们见识一下我的箭法,叫他们有来无回!”
裴宣又找到鲁智深,说:“鲁提辖,你力大无穷,勇猛无比,且性格豪爽,不畏强敌。可率步兵从侧翼迂回,待花将军打乱敌军阵脚后,你便率领兄弟们如猛虎下山般冲击敌军中军,打开缺口,为后续进攻撕开防线。”
鲁智深哈哈一笑,挥舞着手中的禅杖,大声说道:“裴孔目,这等事正合我意,俺老鲁定会冲在最前面,杀他个片甲不留!让敌军知道俺的厉害!”
在裴宣的精心安排下,梁山军在战斗中配合默契,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接连取得胜利。
梁山好汉大聚义时,裴宣凭借自己的能力和贡献,排名第四十七位,星号地正星,成为掌管监造诸事的十六员头领之一,继续负责定功赏罚军政司。
有一次,一位头领在战斗中擅自行动,虽取得了一些战果,但却打乱了整个作战计划,还导致部分兄弟陷入危险。
裴宣得知后,立刻将这位头领叫来,神情严肃地说:“你可知自己违反了军纪?”
头领面露愧色,但仍辩解道:“裴孔目,我也是为了能多杀几个敌人,为兄弟们多立点功,看到敌军防守出现破绽,一时心急,就冲了上去。”
裴宣摇摇头,语重心长地说:“军法如山,任何人都不能例外。你擅自行动,此次从轻处罚,罚俸三月,下次不可再犯。”那位头领心服口服,认罚而去。
后来,朝廷再次提及招安之事。裴宣参与梁山众头领的商讨会议。会上众说纷纭,有人坚决反对,担心朝廷心怀叵测;有人则认为招安可为兄弟们谋个正经出身。
裴宣站起发言:“朝廷招安,有利有弊。然我们梁山一直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号,若能通过招安,从内部改变朝廷腐朽之风,于百姓也是件大好事。但需谨慎应对,争取足够的权益保障兄弟们的安全与未来。”
宋江点头称是,最终梁山接受招安。裴宣随大军征战四方,始终秉持公正原则,评判军功奖惩之事,他的名字也随着梁山好汉的英勇事迹流传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