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载入族谱的时刻

做出这些成绩,背后付出的不是一个人也不是两个人,是上万个科研人员和背后家庭的支持。

陈灵婴看着眼前的小型模拟设备,比之她从前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等离子体实验室看到的设备相差无几,甚至眼前的这个设备要更加精细。

羲和计划项目工程在建设过程中自主发展了65项关键技术和新技术,形成了一系列技术生长点,创造了多个国内乃至国际第一。

比如铠装电缆超导导体(CICC)是EAST全超导托卡马克的最重要的核心部件,为了满足工程需要,等离子体所自主生产了EAST所需的总长度达35公里的大电流CICC导体,这不但使中国的CICC制造技术处在世界先进行列,产量达世界第一,同时创造性地发展了无焊瘤管一管对接焊技术、薄壁焊缝超声波检测技术等一整套大型超导磁体制造工艺,全面提升了我国大型超导磁体设计、制造和综合实验测试能力。

其中相关的设计理念和工艺技术创新还包括大型超导磁体的设计和制造、大规模超低温制冷技术、任意可控的急剧变化大电流设备技术等,这些都属国内首创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EAST装置的建设和投入运行为国内外聚变研究搭建起了一个重要的研究平台。目前,等离子体所已同华夏科技大学、水木大学、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等16个大学、研究机构建立了20多个工作组,与国外14个着名研究所签署了双边合作协议,联合科学家小组近40个,一个以华夏为主的国际合作局面初步形成。

当然啦,陈灵婴在arXiv网站上发表的那篇论文现在才刚刚派上用场。

大国对于核聚变是合作关系,更是竞争关系,谁先掌握稳定核聚变商用发电技术,谁就是世界上当之无愧的世界霸主!

EAST的成功建设得到国际聚变研究专家的高度评价。

29位国际聚变界权威人士组成的国际顾问委员会在评价意见中指出,“EAST是全世界聚变工程的非凡业绩,是全世界聚变能开发的杰出成就和重要里程碑”,“EAST 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投入运行并拥有类似于即将建设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 而采用全超导磁体的托卡马克装置。EAST 的成功建设和运行为华夏平等参加ITER这一重大国际合作奠定了基础。”

由华夏发改委、中科院、科技部、国家档案局、国家环保总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领导和相关院士及专家组成的34人验收委员会认为:

EAST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项目实现了原定的建设目标,性能在同类装置中处于国际领先位置.这一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率先在我国成功建成,整个实验系统运行稳定可靠,装置主机及其重要子系统均达到或超过设计指标,该装置已全面、优质完成,为华夏核聚变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平台,也为华夏全面参与国际合作项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