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将近一个小时直到六点四十分,石宛颐才从床上爬起来,头发乱糟糟的,洗漱完毕穿好衣裳嘴里还叼着一个面包拉着陈灵婴急匆匆往楼下赶。
各省队成员将在7:00-7:20之间乘车前往考场,考试八点开始。
二人自然是不在一个考场的。
“灵婴,加油!”
“你也是。”
雪白的试卷上最上面用黑色加粗字体写了几个大字:
2014年第三十届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试题一
几何体,代数题,函数题。
八点到十二点半。
三道题目,每题21分,一共63分。
对于高三的那些竞赛生来说,这或许是他们这辈子最后一次参加数学竞赛。
第一题:
如图,在锐角△ABC中,AB>AC,∠BAC的平分线与边BC交于点D,点E、F分别在边AB、AC.上,使得B、C、F、E四点共圆。证明:△DEF的外接圆圆心与△ABC的内切圆圆心重合的充分必要条件为BE + CF \u003d BC。
陈灵婴做题速度很快,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就做完了这道题。
很多人觉得几何题型简单,事实上,这是一个可笑的想法。
几何题题型多变,讲究点线面一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集体变幻,平面几何考察对图形的洞察力,立体几何则是更注重做题人的空间想象能力。
这题的答案很长,陈灵婴所花的将近一个小时里面,除却最开始的思考和画图,后面全部用在了写上面。
但这只是一个小小的考验。
数竞中,第一题是最简单也是最容易得分的。如果连第一题也做不出来,那大概率是要与冬令营绝缘了。
不过也不要太灰心,毕竟还有第二天的第一题。
只不过第二天的第一题,不见得比第一天的第一题简单。
但是两个第一题都做不出来也没有关系!
只要你六道题目加起来的分数超过23分左右,大概率就能获得一个铜牌,也就是所谓的国三。
第二题是一道标准的代数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