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显神咒戏惊三藏 学隐形怒斩罗公

三教同原录 浮黎君 2442 字 8天前

己卯中秋五月,承祯与申元之间赴千秋节。元之深有道术,其徒秘希言等奏元之高妙,召拜为文靖天师。因斋值长生殿中,夜行道毕,隔云母屏各就枕,微闻若小儿诵经声,玲玲如金玉。元之褰裳摄步,见承祯额上有小目如钱,光耀一席,逼听之,其声发自脑中。元之还谓其徒曰:“《黄庭经》云‘泥丸九真皆有房,方圆一寸处此中’,先生之谓乎?”帝求延年之术,承祯隐而微言之,帝得传其秘。

是月,追谥孔子为文宣王,南向坐,被王者服,赠弟子为公侯伯。

庚辰春,帝闻张九龄卒于贬所,深加悲悼,敕道士赍龙壁至临川洞灵观,在花姑黄妙微仙坛作醮以荐之。忽有白鹿自坛东出,至姑冢间而灭,有五色仙蛾集于坛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刺史张景侯谓圣德所感,立碑颂述,敕葬九龄于韶州城西。九龄未第时,爱性山陵谷深邃,藁桂清香袭人,建几案于中,皆白石琢成,后复凿大庾岭成路,行者便之。上有白猿洞,建云封寺。有昌黎氏子,九岁入桂山精进,五载得悟,人亦称为小释迦,复上梅岭,居云封寺。一日归省其母,啖之以肉,出至小溪,以刀刳肠涤净,徐纳腹中,即归寺坐化。赐号澄虚大师。

辛巳间四月,帝梦玄元皇帝降丹凤门,云吾像在京城西南百余里。因遣使求之,得于盩屋,迎置兴庆宫供奉。

先有薛尊师入京居昊天观,帝尝召入内殿礼谒,与叶、申二师并重。薛名勉,家世显荣,则天末,兄弟数人皆至二千石,身为阳翟令。数年间,兄弟沦丧都尽,遂奋志向道,弃官入山,召同志者,唯邑小胥唐臣愿从。

杖策负囊,往嵩山口,遇一人自山而出,云求道人,姓陈。薛问其路,陈曰:“有小事诣都,约三日回,当奉导。”

薛、唐止于路口,至期陈至,曰:“但止于此,吾当入山求知其所,即来相报。”期以五日,既而十日不至,薛曰:“陈生岂相给乎?当自往。”遂缘磴入谷,三四十里,忽于路侧见一死人,虎食其半,乃陈山人也。

唐子曰:“本为长生,反为虎食,不如归家,以终天年,勿复效陈山人也。”

薛曰:“嵩岳灵境,岂为此害?盖山人所以激吾志。汝归,吾不幸而死,无憾焉。”唐亦决意从之。

夜宿石岩,昼行,崎岖数日,见长松中有六道士,如修药状。薛顶礼求度,诸道士曰:“虽自服药,无术可授。”

俄睹禅室有老僧,礼拜求问,僧亦无言,于床下见藤蔓,缘壁出户,僧指蔓示薛,遂循而行。其蔓傍崖不绝,经两日未尽,至流泉处石室,有数道士围棋饮酒,陈山人亦在,笑谓薛曰:“子志诚可教。”遂指授道要。

亦见俗人伐薪采药,问其所,云终南山紫阁峰下。薛请诸姓氏,陈曰:“余京兆陈安世。”历指曰:“此洛阳欧氏王师、历城狄师、长安杜师,因未朝太上,暂此相叙,欲侯九天圣师引见诸上真耳。”

薛道成后,陈师令入京护驾,年百余岁。帝召瞻礼玄元圣像,出告门人曰:“天帝召为八威观主。”遂坐脱,颜色不变。即于本院造塔安置。唐臣受其道术,后为观主。

安世者,初为权叔本家佣,性慈,行见禽兽辄避,不欲惊之,不践生物。叔本亦好道,天台刘、阮托为书生,从叔本游,欲因以度之,而叔本不识。久之意转怠,在内方作美食,刘、阮诣门,问安世曰:“叔本在否?”曰:“在。”

入白叔本,欲出,其妇止曰:“饿书生辈复欲来饱腹耳。”于是使安世出答不在,二仙曰:“前言在,旋言不在,何也?”曰:“大家君教我云耳。”

二仙善其诚实,乃问曰:“汝好道乎?”曰:“好,而无由知之。”曰:“汝审好道,明早可会道北大树下。”安世承言往,日西不见,乃起欲去,二仙已在其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