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弟为师吴许传道 翁觅婿鲍葛联姻

三教同原录 浮黎君 2360 字 8天前

真君朝出暮还,翱翔自得。偶江行,见覆舟垂死者,即履波携救,数十人得活。内有粤商彭抗,感活命恩,遂以女妻真君次子庄,复散家财,师事真君,端慎之至。密修仙业,得付秘要纤悉。

真君念旌阳故民,西渡小蜀江。江干主人朱老迎接甚勤。真君感其诚意,戏书一松于壁。自此肆中获利更倍,家业以饶。后江涨溃堤,市舍俱漂,惟松壁不坏。

真君既至邑市,父老犹识,皆来围拥话旧。真君入山采百药,施治百病辄愈。皆呼为许旌阳云。真君邀吴君冀说止敦乱,见其寿命将尽,就座中隐身,将会鲍公。

徐宁迁吏部郎,还谒师尊,座中一少年风神飘逸,叩于靓,靓曰:“吾快婿葛稚川也。”

稚川名洪,孝先之孙,存之次子,兄嵩早亡,父母去世。

稚川生性恬淡,虽藜藿不充,而乐道无愁苦。贫不能置书,每伐薪,担至城市,易纸笔,借人异书,且抄且读,不畏寒暑,遂成大儒。

或劝之出仕,洪曰:“读书为明理耳,岂为功名哉!”

故惟杜门却扫,偶在青黛白石间箕踞静玩。

值鲍公散步,见洪秀异,遂妻之以女。公有子曰韬、曰晦,女曰潜光,亦好玄理,公最钟爱。招此佳婿,朝夕讲究丹旨。徐宁言于司徒导,召洪补州主簿,不就。

是秋,新都山贼乱,敕顾秘往讨。秘见洪器宇轩豁,试问方略,洞鉴贼情。欲屈以帷幄,鲍公劝勉,洪不能辞。先发檄各郡县,调兵进剿。贼人胆破,洪即请秘招安,其地尽平,遂名新安。秘表奏嘉洪之功,赐爵关内侯。洪谨辞,乞为勾漏令,携妻子赴任。

吴、许二君知金陵祸乱未已,请见鲍公曰:“吾师居此危邪乎?”

靓曰:“昔师阴君所云,今及期矣。”

行将避去,吴君曰:“可同隐庐山。”

靓曰:“婿在交趾,欲与之为伴。”明日遂卒,殡于石子冈。

苏峻乱贼启其墓,棺中惟大刀一柄,訇然发声如雷,贼众骇去。

吴、许欲还豫章,许君问庐山仙迹,吴君曰:“昔游三石梁,长数丈,广不盈尺,下视杳然无底。遂蹑梁而度,有金阙玉房,一老人坐琪树下。拜问之,云是河上袁翁,来招匡子与语。以有缘,杯盛甘露授我。”

许君曰:“尝读《汉书》,文景屈礼河上,殆此老也。”

吴君讶曰:“河上公能讲《老子》,或即是耶?盍用谒之。”

遂南出晋关,抵庐江口,欲买舟入山,因召舟师语之,答曰:“虽有舡只,但乏刺舟人。”

二君曰:“上以舡载我,我当自行。”仍戒之曰:“如入舡,但瞑目安坐,切勿砚视。”

于是,默召二龙挟舟以行,离水凌虚,二君端坐谈论。

俄抵庐山紫霄峰金阙洞前。龙行拽发林木,戛刺响动,舟师偷目潜窥。二龙知有俗人,委舟峰顶而去。舟人见此灵异,拜求济度。

许君曰:“嘱汝勿窥,汝故违我,今乃尔?”因教以服饵灵草,遂隐于此。

二君周行山顶,寻老人不得,仍归旧隐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