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灵儿笑着说“英雄所见略同,我已让人在门口贴了公告,除了几个内定的名额,其余人等不论男女、出身,只要达到要求都可报名考试,卷子由我亲自出。”
李翊昊问“什么要求,考他们科目。”
胡灵儿随口答道“京城户籍,年龄十一到十七岁之间都可,考数学、地理、机械、医术还有外语。”
李翊昊惊讶的问“这么多你怎么出卷子。”
胡灵儿答道“不多,每科考十题。只是要皇上下旨,让通政司、印刷局的官员、匠人等考完试后再回家。”
李翊昊点点头说“就照你说的办。”
胡灵儿开始出题写答案。
“怎样,考的怎样,说话呀!”三味书屋外等着的家长问出来的孩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知”“不是书上的学问”“不会”“夫子没教过”每个孩子的回答都不一样。
李怀福在角落里站着,焦急的等着李景川出来。
出来的孩子越来越少,最后才见穿着淡蓝色襕衫的李景川出来。
“景川”李怀福喊他。
李景川停住脚步看向墙角,“爹,你散衙了。”
李怀福说“爹告了半天假,下晌去衙门,你大哥在外面等着,走,回家。”
李景川坐在驴车上,说“爹,考的这些题目儿在学堂不曾学过,算学、地理儿子勉强做出;医术,儿子写了您得伤风时的症状及药方;机械,儿比着图样用泥巴做了出来;通译儿不会。”
李怀福轻轻拍了他的后脑勺一下,说“尽力了就行,爹明儿一早就要启程去贵州,你多看着你三哥些,别让他闯祸连累了你。”
李景川点头答应下来。
胡灵儿把白卷挑出来,让人在纸上抄写下名字,才开始批卷子。
十天后张榜,李氏宗族上榜五人,寒门子弟除了通译外,竟然上榜有三十人之多,这人数竟然让李翊昊都吃惊。
“这勋贵儿郎竟然比不过寒门子弟”李翊昊不可置信的问“你不会弄错人数吧!”
胡灵儿说“不会错,你别忘了考的这几门功课可都是高门大户瞧不上的玩意。他们擅长的琴棋书画、四书五经我可一样都没考。”
李翊昊点点头说“这些都可单独成立学科,就让这些学生做敢吃螃蟹的第一人吧!”
胡灵儿提醒道“这些人的目标怕是要科考,你让他们做郎中、工匠、风水师岂不是辜负了他们所学的四书五经。”
“怎么可能,郎中也可考进太医院;工匠也可考进兵部军械工程司;风水师也可考进工部地理勘探局;通译可考进鸿胪寺;就连算学都可考进户部度支司”李翊昊大手一挥“你只管放心大胆的教,后面有我给你撑腰。”
胡灵儿说“有你这句话,我就可以跟他们说往后你们也能科考。”
三味书屋正式开学,胡灵儿教数学、地理、外语。医学由太医院的御医还有封全海轮流来上讲课。机械由李翊昊讲。
所有的学生都激动万分,私下里说“咱们何其有幸,真正成为天子门生,一定好好的学,不能辜负圣上与娘娘的期望。”
蒙童启蒙由李曜宸、李桐月、李邦宏、李邦然四人分别教拼音、教算学。
朝廷发了榜文,明岁的春闱如期举行。
日子一晃到了冬至,李曜轩像个小尾巴似的跟在李曜宸后面,问“哥哥,咱们为何要收集梅花雪。”
李曜宸披着斗篷,脚蹬鹿皮棉靴,身板挺得笔直,听到后面的呼哧声,停下脚步说“青团,你还是让文卓带你回去,练了一月有余的马步你还是学不会调息。再者,我才将告诉你,我收集梅花雪是想效仿文人雅士烹雪煮茶,你怎地就不长记性。”
李曜轩一把抓住李曜宸的斗篷,大声说“哥哥赖皮,说好的带青团去,你言而无信,我要告诉娘。”
“你个告状精”李曜宸生气的说“男子汉大丈夫一天到晚跟个女人似的,动不动就告状,不嫌丢人。”
李曜轩嘴一瘪张嘴嚎起来。
李曜宸看着他说“我数三个数,你若再嚎一嗓子,我就打你。”
李曜轩一把捂住嘴,说“哥哥,我不哭了,你带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