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西卡蹲坐在陆行舰内,心情复杂,他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再次回到家乡了,忐忑不安的思考着自己即将面对什么样的命运。
在西陆前线,乌萨斯第二集团军和第三集团军开始行动,如同潮水般发起猛攻,每个人都遵照阿里亚斯大公的命令。
三艘乌军的武装陆行舰率先抵达位置,在拥挤的道路上缓缓停下,朝着边境射出几发炮弹,远方立刻传出回应的轰鸣巨响。
乌萨斯军队的快速动员出乎哥伦比亚统帅部的意料。
他们本以为敌军至少需要一个月的集结整顿时间才能发起大规模攻击,不过从圣西西尼以东杀出来的数十万大军显然打乱了计划,迫使他们下令边境部队紧急防御。
哥伦比亚圣西西尼集团军司令莱因霍尔有些搞不清状况,他下令各个部队原地防御,然后在有限的火力下尽可能保证每个战略要地的安全。
敌军的战力不强,越过边境的乌萨斯士兵虽然高达70万人,但绝大多数人武器都没有拿全。
他们很多人手里甚至只有一把砍刀或者长棍,连铁锹都成为了抢手货,那是工兵的专属武器。
少数人手里装备了源导步枪,通常一个连里只有五分之一的士兵装备枪支,而且子弹也通常严重不足,只有5-10发,这暴露出了严重的生产力问题。
面对这样一支半冷兵器军队,哥伦比亚边军在几次冲突后占据优势,在开战九小时后迅速反应过来,调集火炮迎击前进的敌军步兵开火,压制敌军的前进道路。
双方的伤亡比相当悬殊,哥军士兵借由索尔步枪的压制效应占据优势,蒂尔坦克更是称霸性的存在。
“将军,空中侦查已经证明情况了,乌萨斯人的步兵正在靠近要塞,不过他们似乎没有抢先攻占航道,或许是因为我们有装甲部队部署在那边的缘故。”参谋指着地图说。
莱因霍尔下令说:“不管怎么样,只要我们守住要塞区,乌萨斯人就不可能占领航道,他们的陆行舰如果过不去,那么步兵对城市的威胁微乎其微。”
“让他们着急去吧!”
在斯内尔兹要塞区,得益于希之翼情报提供的优势,三个哥军步兵师提前占据附近优势地形,控制了森林和西侧湿地,要塞后方的火炮阵地火力全开。
机枪阵地面对毫无掩护的乌萨斯士兵露出了屠刀,疯狂扫射这些狂奔的敌军步兵,火舌所过之处,奔跑的步兵如同被收割的麦穗般纷纷倒下,血肉横飞,很快在要塞下方堆砌出尸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