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军械所的创办磕磕绊绊,施怀远最犯愁的并不是没钱没货,而是没人。人才可比诸如机床设备的东西宝贵多了。
人才,这是一个需要人才的时代。
一条工业线的建成需要高端的知识分子和管理者,无数技术扎实的技工,还需要更多复杂的开发工程师,可悲剧的是炎国这些差不多都没有。即便从萨尔贡那边搞到步枪原件也没有用,想要实现独立自主,江南州还需要大量的人才去解析他们的技术。
江南州的技术教育才刚刚起步,技工学校没几座,义务教育没普及,文盲率一大堆,指望这帮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民去搞工业那可太难为人了,于是施怀远只用了三天就果断放弃了用本国人才创办军械所,转而寄希望聘请外国专家,好歹先把自己的东西搞出来再说...
想要跟洋人玩资本有点困难,施怀远很清楚,自由开放的市场带来的是当地的迅速发展和资金的高速流动,但意味着民族企业得不到保护,在这种情况下破产几乎是一定的,发展不出自己的产业就只能忍着别人的工业剪刀差了,他还需要找到破局的其他方式。
为此他特别联系了夕南州节度使辽雄,想问问他有没有这类人才,毕竟希之翼先前在夕南州活动的力度可比江南州大很多,作为炎国的源导工业萌芽,施怀远觉得这里值得一试。
这个问题很快便解决了,信使带回了好消息,夕南州果然有不少技工,还有几个可靠的工程师,他们就能拉起来江南州的军械所,正所谓投桃报李,施怀远也用步枪支持了夕南州,支持他们讨伐蜀州和安远的战争。
当然...施怀远鬼精鬼精,当辽雄邀请江南州加入战争的时候,他立刻就表示还是离远点吧,江南州孤立于炎国核心区之外,实在不想掺和内战,于是靠着往内陆军阀卖工业品大赚特赚,点票子的手停不下来。
于是,江南州终于有了自己的枪械厂,可喜可贺,珠云艰难的迈出了独立自主的第一步,靠着为数不多的实干人才建立了炎国的枪械制造厂,这里后来发展为了炎国大名鼎鼎的【肇峰兵工厂】,在这个时期意义非凡。
尽管这一时期,里面大多数受过教育的技工,基本上不是莱塔尼亚人就是维多利亚人...
听起来有些悲催。
第二天,太阳东升西落,琼江滚滚向东,江南州继续在发展中迎来新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