蔷薇战争的爆发标志着泰拉中陆政治平衡的打破,随后到来的全面战争彻底引发了一系列地缘政治冲突,就像是导火索般点燃了每个蓄势待发的国家,他们如同饿虎豺狼,扑倒了深陷内战漩涡的维多利亚...
这个中陆火药桶,还是炸了,引发世界大战的最后一块多米诺骨牌随之倒下。
在维多利亚西方,其他国家随之有了一系列行动,拉特兰担心威塞克斯的新教运动因为维多利亚战争爆发而具有更广泛的影响力,因此果断宣布支持约克阵营。
同日,威塞克斯王国对拉特兰宣战,可莉莎一世率领大军亲征南方,这一次她要彻底解决该死的拉特兰教权!
西瓦伊凡帝国为了在内战中寻求支持,加入兰开斯特阵营。于是东瓦伊凡帝国加入了约克阵营,瓦伊凡内战与蔷薇战争合并。
在这件事情上,萨尔贡帝国宣布支持兰开斯特阵营,艾伯图履行了与可莉莎一世的密约,他在大议会的演讲中提到了这一点,那就是在中陆深处漩涡之时,就是帝国最好的机会,他们可以趁机将影响力施加到中陆,以此迫使哥伦比亚屈服。
16日,莱塔尼亚宣布介入维多利亚继承战争,威廉明娜公开宣布支持约克四世的皇位宣称,莱皇的态度导致了最终的结果。
介入战争!这成为了莱塔尼亚高层的共识,他们不打算让威塞克斯革命继续扩散下去了,维多利亚必须在帝国巨炮下俯首称臣!
莱塔尼亚对兰开斯特阵营宣战,这个结果直接导致了东维多利亚的士气大涨,莱塔尼亚国防军在西线部署的数百万士兵得以进入维多利亚作战。
对于兰开斯特阵营来说,他们只能依赖萨尔贡帝国的支援,或者说...他们马上就要下场了。
17日,因为莱塔尼亚的宣战打破了双方的实力天平,萨尔贡帝国下达最后通牒,要求莱塔尼亚停止动员,未果,两国随即进入战争状态。
萨尔贡帝国对约克王国宣战,发动了六个军团共计560万人突袭中陆,其中两个军团协助威塞克斯攻击拉特兰,另外三个军团突袭东瓦伊凡帝国,最后的军团被部署到了伊比利亚。
18日,从叙拉古起飞的莱塔尼亚战机突袭了伊比利亚港口,炸毁了包括战列舰“克里斯亲王号”和“莫尼里彻号”在内的主要战舰被摧毁,借此压制萨尔贡在地中海的舰队力量。
同日,伊比利亚王国对莱塔尼亚宣战,叙拉古加入了莱塔尼亚阵营,开启了伊比利亚战场。
哥伦比亚的行动发生在8月21日,在萨尔贡专注于中陆战争时,远东海军和本土海军同时做出了行动,同时突袭了萨尔贡的金沙港和伊奥军港,这一行动让萨尔贡数艘战列舰搁浅沉没在了港口。
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