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世界大战的前兆

她实属不想破坏来之不易的1095公约保持的和平体系,但萨尔贡的秩序如果不能依靠暴力维持下去,那这个大先知留下的新月帝国还会剩下什么呢?斐迪亚人会谴责政府太过软弱,丧失了采取行动的最好时机,就算是李澄坐在这个位子上,他也大抵不会退缩的,否则这将意味着萨尔贡威信的丧失。

萨尔贡的外交大臣阿莱克西警告伊娜姆,他的语气满是狐疑:“如果我们率先行动,那很有可能引爆海外战争,我的陛下。哥伦比亚人的舰队规模在这四个月突飞猛进,我不能向您担保任何事情。”

“萨尔贡绝不能主动干涉雪境战争,这几乎会开启与哥伦比亚人的正面冲突,我们的全球舰队部署太过分散,重新集结至少需要一个月的空窗期。”

对于阿莱克西的谨慎,艾伯图则不以为然,宰相认为他有点太过胆小了,于是说:“想想大先知吧。”他如此抬了抬头

“大先知用四个月几乎征服了中陆,横扫焚风废土之时,他可没有像诸位一样小心,我们应该立刻出动祥宁洋舰队,切断哥伦比亚与海外殖民地的联系,迫使他们屈服!”

“现在就应该下达最后通牒,从谢拉格退兵,要么就要面对帝国的怒火!”

然而对于艾伯图自信的宣言,议员们则都显得没那么自信了...

阿莱克西垂头丧气,被宰相呵斥以后像是一个丧气气球呆坐在椅子上,贾哈德眯着眼睛,略多沉思,而其他议员大多左顾右盼,对宣战的前景抱有担忧。

两国的海上军备竞赛已经持续了一年,哥伦比亚的本土舰队经过建设,已经初步形成了数十艘主力战舰组成的全球海军,他们的舰船数量与萨尔贡不相上下,而且更有“莱克西顿号”和“圣温奥特利亚号”这样的超级战舰,而萨尔贡海军力量分布在近东和远东,再到祥宁洋宽阔的海岸线...他们的整体力量虽然盖过哥伦比亚,但局部力量有着巨大差距。

就算宣战,萨尔贡也需要一个月的集结期,在这期间全球的海军几乎是各自为战的状态,很容易遭到哥伦比亚集群的突袭,他们不可能冒这个险。

伊娜姆权衡利弊,最终在两种方案里选择了一种最稳妥的:“让第四舰队去新大陆,封锁斯特兰海峡!”

“让大使馆向哥伦比亚施压,如果他们不从谢拉格撤退,那么我们不会解除海上封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一招显而易见,在1095公约后,哥伦比亚的对外矿石贸易很大程度上依赖远东航线,从炎国沿海地区到斯特兰大陆的物产都需要经过斯特兰海峡转运到国内,伊娜姆打算切断这条重要的航线,迫使哥伦比亚妥协。

艾伯图紧皱眉头,这实际上已经是折中方案,但他仍然不甚满意:“陛下,哥伦比亚的生产潜力远远高过帝国南方的无尽沙漠。”

“我们必须先发制人,在战场上迅速取得先机,否则一旦放任哥伦比亚人完成战争准备,我们将失去海外战场的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