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谢拉格一分为二是最好的方案,如果他们反对,卡西米尔也有理由说服国民与谢拉格人站在一起,这显然要比毫无底线的让出整个雪境要划算的多。”
是啊,缪尔塞头疼的扶了扶额,上一次乌卡战争的失败让卡西米尔元气大伤。
战争在卡西米尔的土地上蔓延,他们失去的土地和源石化的土地太多,无数移动城市沦为废墟,乌萨斯的压力还迫使东部地区长期沦为军事区,这都对长期发展极为不利。
可乌萨斯人有什么损失?他们根本没什么两样,死伤的军队很快就能补齐,就像是螳螂在一点点蚕食逼入角落中的猎物,而卡西米尔只能被动应战,抵抗着来自乌萨斯的威压。
如果哥伦比亚跨过雪境,占领整个谢拉格无疑又会加重西边防线的压力,到时候情况更糟,但开战无疑也不是好方案,于是缪尔塞斟酌再三:“很好,我会向哥伦比亚人提出这个方案。”
“不过谢拉格人会相当不高兴...”
李澄不以为然,谢拉格的命运从来不由他们主宰,无论什么时候都是这样,他随口一提:“维多利亚、哥伦比亚与卡西米尔都应该来卡瓦莱利亚基,我们应该在这里决定谢拉格的归属。”
“如果维多利亚能和卡西米尔站在一起,那哥伦比亚再怎么样也不敢强行用事。”
实际上,倒不是李澄想要鼓励霸权主义,而是谢拉格实在是太弱小了...弱小到让人难以生出任何心思去保证它的独立。
这个国土面积不足卡西米尔一个大区的雪境小国只有区区三千万人,人口稀少,绝大多数地区落后荒凉,而且甚至连前工业化程度都尤为落后,曼殊院和宗教长期支配着这片土地,长期的封闭让当地人民更是不了解世界局势。
而哥伦比亚呢?南北战争的结束带来的是快速发展的军工业和训练有素的北方军,东方航线的开辟,上升的贸易流量和源源不断的斯特兰轮船则带来了海外的广阔财富,更遑论高度源导化的国家所带来的恐怖动员力。
小主,
双方实力差距悬殊,怎么看帮助谢拉格都得不偿失,于是李澄干脆默认了谢拉格的命运,如果没有什么意外,哥伦比亚和中陆人各自在这里规划出既定的势力范围,更符合他“李澄秩序”的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