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执着

顾洪洋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上头有三个哥哥和一个姐姐。他的降临让这个本就穷苦的家愈发艰难,一日三餐难见白面,每到春天,他得和三哥、姐姐去地里挖野菜,拌着玉米面充饥。

过年的时候,是家里难得有喜庆氛围的时候。尽管没有什么像样的年货,但母亲还是会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在破旧的窗户上贴上自己剪的窗花,那红色的纸映衬着简陋的屋子,有了几分过年的味道。父亲会带着哥哥们去集市上,用攒了很久的钱买一点肉,回来包饺子。除夕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听着外面稀稀拉拉的鞭炮声,吃着饺子,这是一年中最温暖的时刻,也是顾洪洋对传统节日最初的记忆。

家里穷,哥哥姐姐们都只上了两年学,能认几个字不做睁眼瞎就行。姐姐更是早早被父母定亲,彩礼没返还男方,婆家因此对姐姐不好,吃饭不让上桌,只能在厨房吃,吃完还得收拾,然后去地里干活,父母却也不太在意。

几个哥哥十四五岁就外出打工,家里剩下顾洪洋、父母和年迈的奶奶。因是老幺,他多上了两年学,初中毕业后,父母便不愿再供他。踏入社会后,没文化、没背景的他,只能靠卖力气挣钱,日子过得艰难无比。

端午节的时候,母亲会去河边采一些芦苇叶,回来包粽子。粽叶的清香弥漫在小院里,顾洪洋会在一旁看着母亲包粽子,那些糯米和红枣在母亲手中变成一个个棱角分明的粽子。煮好后,一家人分着吃,虽然没有多余的白糖蘸着,但那股香甜依然留在记忆里。

后来,顾洪洋进了工厂,遇到一位好师父,将手艺倾囊相授,他这才在工厂站稳脚跟。同一工厂有个女同事,见顾洪洋踏实肯学,渐渐心生爱慕。她回家告知父母后,请媒人去打听顾洪洋的家庭情况。得知他有三个哥哥都在外打工、姐姐已嫁人后,女方父母虽心疼女儿可能吃苦,但想到自家三个女儿没有儿子,便想让顾洪洋来他们镇上生活,不是入赘,还打算给他们租个店铺让他们做小生意。

中秋节,顾洪洋和妻子在镇上的小家一起过。妻子买了月饼,两人坐在院子里,看着天上的明月。月光洒在他们身上,顾洪洋觉得自己有了新的生活和希望。他们互相倾诉着对未来的憧憬,就像那月饼的甜蜜,慢慢渗进彼此的心。

顾洪洋一开始不同意,觉得男人去女方家生活像入赘。但经父母劝解,他还是答应了。订婚结婚流程走完后,小两口在镇上安定下来。顾洪洋打理店铺,媳妇在家做饭、打理家务。第二年,媳妇怀孕,双方父母都很高兴。孩子出生是个女儿,岳父母没说什么,还办了盛大的满月宴。大女儿的出生仿佛给顾洪洋带来了好运,店铺生意越发红火,回头客越来越多,他也越发疼爱女儿。此后,他每月都会给双方父母打钱,媳妇很是欣慰,夫妻和睦。

媳妇生大女儿是剖腹产,两年后才再次怀孕,生了二女儿。二女儿的出生让好运延续,店铺开了连锁店,还雇了师傅,顾洪洋不用每天守店,可以在家照顾妻女。尽管有闲言碎语说他是靠岳父母入赘,但他心里明白这是自己辛苦打拼而来。一家几口生活幸福,可顾洪洋和许多传统老人一样,希望有个儿子继承家业,媳妇也理解他。

二女儿剖腹产,需三年后才能再孕。这三年,夫妻二人积极调理身体。三年后,媳妇怀孕,还是双胞胎,顾洪洋满心期待是个儿子,可结果还是女儿。他在产房外等了好久才进去看望妻女。亲朋好友都劝他别再生了,可生儿子成了他的执念。四年后,媳妇再次怀孕,本以为这次能如愿,可九个月后,又是女儿。顾洪洋彻底死心,媳妇因多次剖腹产不能再生育了。后来,他去孤儿院抱养了一个男孩,和小女儿当作龙凤胎。岳父母和父母都曾劝过他不要如此执着于儿子,毕竟女儿也能尽孝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