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鬼子没有重火力,机炮排的两挺九二重机枪也是在不断地变换阵地,打半个弹板就会转移。

不知不觉间,鬼子的散兵线就推进到了第一道战壕跟前,一排长郑永康果断下令开火;

一排5个步兵班的机、步枪火力全开,鬼子的伤亡大增,没有中枪的鬼子也顺势趴在了山坡上,自发的向守军开火还击。

独立营在班、排两级也实行了标准化,每个班13人,装备一挺机枪,11支步枪,一支南部手枪(班长近战防身用);

11名步枪手中有2名神枪手,使用三八式步枪,没有配备瞄准镜,他们的任务是保护机枪,专打鬼子的掷弹筒兵。

火力班装备三具掷弹筒,用来压制鬼子的机枪,火力已经超过了鬼子一个步兵小队。

机炮排的两门飞雷炮是步兵连的支援火力,在防御作战时就架在战壕内,需要的时候可以给鬼子来一下狠的。

沈振华给飞雷炮定性为消耗性火炮,军工厂自己就可以生产,能发射三、五个炸药包就赚了。

鬼子的步枪手被压制住后,机枪组就在两三百米外提供火力支援,一排也开始出现伤亡。

野战中队鬼子的枪法非常准,几乎枪枪到肉,而三连占有地形优势,躲在战壕内射击,所以伤亡要少得多。

双方开启了阵地战模式,你来我往打得很是热闹。

独立营经过重新编组训练后,国府军战俘比重大增,这些都是百战余生的老兵,打阵地仗并不怵鬼子。

战斗意志方面也不低于鬼子,他们已经当过一次战俘,领教过鬼子对战俘的残部,就是死也不愿意再投降。

三连一排在两挺重机枪的支援下,愣是将100个鬼子死死的顶住了,战斗进入白热化,双方的伤亡都大幅增加。

“轰!”

“轰!”

就在双方打的难舍难分时,两个炸药包先后被抛射而出,居高临下的砸进鬼子群中;

巨大的冲击波将趴在山坡上鬼子的五脏六腑都震碎了,杀伤半径超过三十米,趴在地上也没有用。

“八嘎呀路,那是什么的干活?

重炮?”

西尾大尉被震惊到了,独立营的火力配置超出了他的想象;

不仅有九二重机枪,还有“重炮”,他终于认怂,立即下令进攻部队撤下来,然后对通信兵说道:

“快快地,向大队长请求战术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