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丁一事张家可否用钱粮代替?民兵训练所需钱粮也无需摊派给其他人,我张家包了。”
张秉诚说出此话后心在滴血,但为了不让自己的儿子去与穷凶极恶的东洋人拼命,他只能花钱消灾。
沈振华义正言辞地说道:
“国难当头,打鬼子人人有责,张家六子三女,良田数千亩,家大业大,总不能全靠没田没地的农家子弟去拼命。”
张凡这下老实了,就算加上他在晋缓军当官的大哥,张家还得出两丁,他可不想去打仗。
张秉诚本来也想抬出在晋绥军当营长的长子来威压沈振华,但他放弃了,晋绥军自身难保,况且他们管不着八路军。
他对沈振华的心思洞若观火,只得在心里长叹一声:
“罢了,乱世之秋犯不着跟一群丘八逞意气之争!”
“沈长官,为了打鬼子,张家愿意响应八路军的倡议,将租息降为五成;
将所有借款的利息降为一分,同时按规定上交民兵训练所需的钱粮,只希望能免除张家父子出丁。”
少收点租子,动不了张家根基,出丁打鬼子那可是要死人的;
他虽然有六个儿子,但一个也不嫌多,包括庶出的。
沈振华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打鬼子不差张家几个人,但减租减息必须要落实下去,总不能让老乡们饿着肚皮打鬼子;
张他并不想对张家行雷霆手段,能坐下来解决问题那是最好,于是在张家父子期待的目光中说道:
“张老仁义,此事就这么定了,八路军绝不强迫张家出丁抗日;
当然,如果你们父子要主动替国家出力,那就不能怪八路军食言,因为每个人都有为国出力的权利。”
张秉诚当即换了一家笑道:
“这个就不劳沈长官操心了,只要八路军不强征就行,张家用自己的方式支持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