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威廉的状态又回到了那种难以捉摸的忙碌。
前段时间,他还能偶尔陪江离玩一会儿游戏,带着她打叛军,或者耐心地和她讨论州对决的策略。
她虽然是个随缘玩家,但威廉总能用最简洁高效的方式让她理解复杂的游戏机制,甚至偶尔还会有些幽默的点评,让她觉得那些枯燥的日常任务也没那么无聊。
可这几天,他就像彻底从游戏世界蒸发了一样,账号几乎不再上线,连微信都变得克制而简短。
曾经偶尔还能和她闲聊几句的他,现在回消息的频率变得极低,话语也尽可能精炼,像是生怕浪费时间一样。
江离当然好奇他到底在忙什么,可她并不是那种会追问的人。
成年人之间的分寸感,有时候就是一种默契,很多事情不问比问更有分寸。
她不问,他不说,彼此留出一段沉默的空间,等着对方主动开口。
如果他愿意说,自然会告诉她;如果他不说,那就意味着这件事暂时还没有她介入的余地。
她没有去探究他,也没有刻意改变自己的方式,而是维持着他们一贯的相处模式,依旧会时不时地给他发消息,分享自己的日常,做感情里主动输出的一方。
“今天去吃了一家特别地道的湘菜馆,剁椒鱼头做得很好,鲜嫩入味,就是辣得我流眼泪。他们的老板是温州人呢,神奇吧,在法国可以吃到温州人做的地道的湘菜。”
“你之前推荐的那部电影我看了,镜头语言很高级,虽然故事节奏有点慢,但细节很打动人。”
她不在乎他会不会及时回复,也不期待一定要有回应。
有时候,他会隔很久才回她一条消息,言简意赅地问一句:“哪家?”或者“怎么样?”
有时候,他干脆没有回复,消息静静地躺在聊天框里,变成一条孤零零的气泡。
可她并没有因此停止向他传递自己的世界。
或许这听起来有些毫无意义,甚至有点像自说自话,但她还是继续着。
比如某天她去看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画展,主打“新派超现实主义”,整场展览布置得像一个沉浸式梦境,她看完后还特意拍了几张最有冲击感的作品发给威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