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谁是李白?!

不过好在小学语文基础扎实,有两首三年级学的古诗极为贴切,且仍能一字不差的朗朗而吟。

这让南宫羽第一次有感“少年读书记得牢”之慨。

于是略略一思,提笔悬腕,蘸墨而作……

皇家会考不是科举,不是闭卷放榜的形式。

而是学子们完成后,先由评考太傅们评出榜首,加完评语批注后。

再由侍笔书吏誊抄每一份学子的诗作,公开贴于青林苑中由众人品评赏鉴。

这种形式南宫羽也是没见过,细细想来,往年都是景王和瑞王胜出。

且皆是出自于皇家太傅们的钦点榜评。

除了有些炫耀宣传之名外,便是当下对皇家学子们才学标杆的另一种形式的舆论导向。

当然,这对学子们的才学确实有着更高的要求。

南宫羽也看过景王和瑞王的诗作文论,若论当下,两人的文采的确无出其右。

只是今年及以后,只怕景王、瑞王和南宫羽又要添一笔“才学恩怨”了。

如果说“飞花令”斗诗是南宫羽的初露锋芒,那么这书试便是南宫羽才学的名扬天下之径……

是的,有两首署名不同的诗作轰动了!

侍笔书吏因太过激动,在誊写时已握不稳笔。

评考太傅们因太过激动,在评语点榜时,俱是手颤不止。

主考秦太傅因太过激动,四肢有些不协调地捧着两首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