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个战场穿过小行星的时候,战场形势还是有了变化。
为了保护直径五百公里的小行星。天庭用三十个虫皇布置了一个直径一千五百公里的离子护盾。天庭的战舰也不能从外面硬闯进入。
而毁灭者堡垒选择的是紧贴着护盾疾行。这就使得天庭的追击舰队的阵型变化。
因为目前天庭的虫皇大部分已经用来堵住毁灭者堡垒的主炮口。这就使得虫皇的主炮基本上没有什么机会使用,而毁灭者的主炮却是处于一种只要虫皇堵住炮口就能对着虫皇来一发的程度。虫皇在这几个小时的时间内遭受了更多的护盾损失。
绕过小行星之后,毁灭者堡垒毫不犹豫做了一次方向调整,被分成两片的毁灭者堡垒,过了小行星后,互相做了一次穿插。
在星际时代,用三级氢弹的能量作为动力和武器能量以及离子护盾能量是常态。能量需求并不是问题,能量的转化才是问题。
这才使得,武器的能量只有一套能量供给系统,而离子护盾,在整个堡垒的外面能够设置几十上百个能量供给点。这样就造成了离子护盾的防护能力远超同等级别战舰主炮的情况。这种情况破解起来其实还是很简单的,只需要给武器系统配上多个能量源。但是多个能量源的散热和安全问题没有解决。而且,武器发射的冷却时间也将会呈倍数增加。
就像目前的主炮,基本上会有四五个能量源。第一个能量源发射后,下一次发射是用另外一个能量源。依此类推,才使得各种主炮的冷却时间缩短。也正因为能量源的多少,使得各种堡垒以及巡洋舰的级别的大型战舰的主炮冷却时间可以完全不同。有的堡垒可以设置四个能量源,那么冷却时间就是五分钟。如果是六个能量源,冷却时间就会缩短到四分钟左右。
如果为了加强防御,将能量源供给给了防御系统。那么主炮的冷却时间可能会高达半小时。
长时间的用自己的离子护盾来挡住毁灭者堡垒的主炮攻击口,毁灭者堡垒的主炮也是属于能打就打的状态。他们的能量根本就不缺,可以肆无忌惮的使用。这就使得,大部分虫皇的离子护盾能量都降低到了90%左右。而毁灭者堡垒的护盾基本上没有损失。
被分开的两群毁灭者堡垒的穿插是重叠的。三十个毁灭者堡垒的运行方向是和大部队在纠缠中的天庭堡垒。
本身大部队中也是虫皇拦在毁灭者堡垒前面的状态。两队的堡垒交叉的结果就是,——局部战场,两个毁灭者和两个虫皇的距离极为近。毁灭者要的就是撞击,在双方马上就要进行撞击的时候,天庭还是退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