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雨微刚制作完农药,便匆匆前往棉花地查看杀虫效果。
到了地里,这才发现70年代这个时候,农场还在使用手动压缩式喷雾装备。
这种喷雾器很常见,构造简单,主体是一个铁皮制成的圆桶。
圆桶内部被一分为二,一边装农药液体,另一边则是打气用的气筒。
池雨微注意到,在使用喷雾器前,知青们得先往圆桶里打气,来增加内部的压力。
这是个力气活,得不停地按压气筒,直到感觉桶内有了足够的压力。
之后,再打开喷头处的开关,农药液体就会在高压的作用下,顺着软管、铁管喷出来,形成雾状。
这种雾状能更好地覆盖在作物上,以达到杀虫效果。
可这样的喷雾器用起来并不轻松。
池雨微看到他们背着沉重的喷雾器,在烈日下劳作,不一会儿便汗流浃背。
而且,由于压力控制不好,有时候喷头喷出的水雾稀稀拉拉,效率也不高。
尽管条件艰苦,知青们却毫无怨言,依旧认真地喷洒着农药。
池雨微看着这一幕,心里也着急,但没办法,她又不会制造这玩意,只能先这样了。
接下来,知青们继续按照计划喷洒那些由传统配方改良的“农药”,不少知青私下里仍在嘀咕。
“这自制的农药真能管用吗?再这么拖下去,虫子都快把棉花叶子啃光了!”
“听说没,这农药是农场里一个知青自己鼓捣出来的!”
“真的假的?这种专业的事,能行吗?”
质疑声此起彼伏,范正心里也挺没底的,毕竟这是头一回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