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二十八,凌晨五点。
李卫军新房前已经灯火通明,人声鼎沸。
临时搭起来的棚子下面蹲着许多帮忙的妇女,有人在洗菜切菜。
李昌在昨天晚上就带着人连夜蒸了八大笼屉馒头出来,一笼屉一百个,热气腾腾的,在灶上温着。
又炸了两大盆金黄的豆腐泡,一大盆炸土豆块,一大盆炸山药块,泡了一盆粉条。
这些都是蒸八大碗的垫菜。
李昌和一众忙活人基本上一晚上都没休息,三个大灶的火也熊熊燃烧了一晚上。
热闹的气氛把初冬深夜的寒气都驱赶了不少。
赵素芳领着郝玉兰等人把昨晚包的十几盖帘白菜馅儿饺子送到棚子下面。
一会儿等李卫军去接新娘子之前,他们会把素饺子煮熟当早饭。
惠川乃至整个北方的传统,一有重要的事情就要吃饺子。
今天迎亲的是刘淑萍和小红,李卫军和李康,外加其他四位本家男女。
谁去迎亲是托姜老太太算好的,都是属相不冲突的人。
待众人都聚齐,一人吃了一碗素饺子,时间就差不多七点了。
李卫军穿着崭新的藏蓝色中山装,一身西服笔挺,头发也理的挺利索,胸前带着一朵红花。
他走到李晋和赵素芳面前告辞,“爹,娘,儿子这就去接亲了。”
李晋和赵素芳内心百感交集,仿佛儿子蹒跚学步还在眼前,这转头就要娶媳妇了。
李晋压下心里的激动,拍拍李卫军的肩膀,“结婚后就是大人了,以后要堂堂正正的做人,好好过日子!”
李卫军点点头,一行人就起身接亲去了。
今天准备了两辆牛车,车上还铺着红褥子,迎亲的女宾坐后面的牛车,前面的空着留给新娘子。
出门前,李向前先放了一挂大地红,然后一路到观鱼台刘大改家,路过桥梁,和十字路口的时候也要放鞭炮。
据说是为了驱邪消灾,当然现在是不敢这么说的,就说是单纯的为了热闹。
到了刘大改家,院门大开,屋里屋外的都亮着灯,人来人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