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榆嫌她效率低,给她买了台录像机来,她就能手持录像机,拍摄蔡阿伯的教习过程了。
有了录像,所有的解说更直观,姐妹俩也能反复观看揣摩蔡阿伯的制作过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做食物跟其他生意不同,食物是有温度的,厨师的温度、城市的温度、国家的温度,都能体现在这一盘小小的食物里。我蔡阿伯做了一辈子小吃,每一样小吃都做过几万次,做到要吐,还是怀着虔诚的心去做。人只要态度端正,做什么都能被人看到的。”
蔡阿伯语重心长。
楚榆觉得自己在上某个人生大师的课堂。
“蔡阿伯,你为什么不把鸡腿腌制好,等鸡肉入味,再放入油锅中。”
蔡阿伯笑笑,“这是我们港式鸡髀的精髓,用的是生炸的方法,有些商家为了省事,腌制好后下锅,以为能快点,殊不知,味道变了!得不偿失!”
楚榆总算知道,港式鸡排为何大不相同,原因是烹炸方法不同。
楚榆每天在旺仔冰室泡至少十个小时。
戴东林无奈极了,原想跟她过过二人世界,可她不是看金融杂志,就是跑证券交易所,工作日就天天去学炸鸡,回来后一身味道,洗头洗澡,等她全部洗漱完,总是夜半三更。
好几次,戴东林等她等的睡着了,她都没从浴室里出来。
戴东林委屈了,早上抱着楚榆不让她走。
“咱们难得见面,你就忍心丢下我?”
楚榆也觉得对不起他,但是没办法,不学到点真本事,约克翰的本土化就会失败,眼下约克翰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拿手产品,没有本土特色。
楚榆寻思着,等推出早餐后,用舒家肉夹馍的配方,再加上港城的蛋挞、大脸鸡腿、丝袜奶茶、云吞等产品,多方改进,总能杀出两个单品来。
一家店有个主打产品,就够吃一辈子了。
约克翰要是能有几个主打,店里的食物经过厨房多方改进,面对西方快餐,就不会那么心虚了。
楚榆动力满满,天天往旺仔冰室跑,她也会做人,经过给蔡阿伯和阿婆带点伴手礼,给虾饺仔买点玩具,十天下来,双方磨合的不错,蔡阿伯力所能及,把知道的所有知识都传授给她。
楚榆的厨艺一般,也不太进约克翰的厨房。
楚湘更不用说了,今年刚高考结束,平日很少下厨,她们三姐妹里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