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心态从容,没有被吓到,失眠这只恶魔最终还是恋恋不舍地离开了。
第二天一早,就听她妈吩咐说,“一会儿我们去刨花生,跟你们小叔小婶儿一起,你俩留下来帮忙看店,对了,午饭也是你俩的事儿了,帮你奶做一大锅米饭,再炒两个菜,就行了。”
遇到这种收秋忙时,三家子都凑一起搭伙做饭,如今徐爷爷徐奶奶带着徐优优看店,小叔小婶去地里忙活,像这种做饭炒菜帮忙打下手的小事,就留给徐祯祯姐妹了。
刨花生相对来说是很轻松的农活儿了,连大着肚子的小婶儿也能应付。
不过徐祯祯不打算看店,最起码不要今天看店,她觉得自己最近思虑太多了,有点失眠的征兆。
还是要跑一跑,跳一跳,在太阳底下干点活儿的好。
“把瑛瑛留下来帮忙看店好了,我跟你们去地里。”
在徐祯祯的坚持下,林满秀最终点头同意了她的要求。
坐在拖拉机上,徐祯祯再次感受到了收秋的繁忙和紧张,公路上,土路上,到处是来来往往的拖拉机,自行车,板车。
早熟一点的玉米已经开始掰了,地头上摆满了家伙什,筐子,装玉米棒子的大口袋,水壶,还有脱下来的褂子外套,却不见一个人影子,再仔细一看,就见玉米秆子乱动,波浪一样,原来人都钻进了地里头。
到了花生地——就是在玉米地的地头特意留了两分点花生,徐祯祯家的地跟她小叔家紧挨着,两家共用一个浇水的渠沟。
一下地,林满秀就开始挽袖子揪花生秧,两手一起均衡用力,最后连叶子带花生还带土拽出一整棵来,轻轻摔打一下秧子上的土坷垃。
徐祯祯负责把花生装进筐子,再背到车斗里,等到了家,再一颗一颗从秧子上摘下来晾晒,在地里没这个时间。
徐祯祯跟在林满秀屁股后头紧忙活,快乐地跟只小猪崽似的,嘴里直哼哼。
坐在田埂上的曾焕芝一面摔打花生秧,一面笑问她,“还说把你留家里看店呢,咋非要跟着我们来地里?你瞅这天气,太阳一晒上来,把脸都晒黑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我不怕,帽子带着呢,再说了多晒太阳有益身心健康。”徐祯祯笑嘻嘻道。
上午把自家的花生刨完了,中午吃饭休息的时候,徐祯祯赶紧把鸭蛋洗干净腌上,因为要晾晒,耽误了个把小时,爸妈还有她小叔晌午也没歇息,开车先去了地里。
下午还要把小叔家的花生刨完,刨完装车拉回来还要晾晒,晾晒干透了才能归拢起来,不然容易受潮发霉。
曾焕芝中午也要歇个晌,等她睡醒,徐祯祯也忙活完了,两人一起搭顺路车赶去了花生地。
四个大人加上徐祯祯这个半大孩子,不到天黑也就把花生收拾利索了,一天忙活下来,把徐祯祯晒个够呛,累也是真累,不过还能坚持坚持。
晚上一起在店里吃,徐奶奶做的饭炒的菜,徐瑛瑛帮忙打下手,饭后还有一大盘子煮花生,拿花椒大料还有盐水浸泡着,吃起来非常入味儿。
说起店里的生意,徐奶奶就说,“半天里没啥人,大家都去地里忙活了,不过一到饭点,这人咔咔往这儿来,买啥的都有,镰刀,铁锨,筐头,麻绳,小锄子……”
“买吃的也不少,幸好咱都准备下了,馒头大饼油条都不缺,还有肠子焖子花生米小凉拌菜,对了,祯祯的咸鸭蛋也好多人问来着,我就说,过几天就到货。”
徐祯祯边吃花生边忍不住给她奶竖个大拇指。
上次进城,小叔跟熟食店老板就说定了货物的事,毕竟到时候这个再好卖不过。
因为收秋农忙,小叔抽不出时间进货,跟老板约定了上门送货,先四天一送,接下来看买卖情况,卖的好下去快,三两天一送也不是问题。
不过量肯定不能太少了,太少了还不够人家来回一趟的油钱呐。
冰柜暂时不租了,为了便于保存,依照徐祯祯的建议,先把熟食存一部分到徐祯祯家的老井里,那可是个天然大冰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