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拿篱笆圈起来,省得到处拉屎拉粪,对了,鸭子粪还可以拿来肥田,最不济,肥旁边的瓜果蔬菜总够用吧,一点都不浪费。”
她说得头头是道,不光林满秀,连曾焕芝也不觉听住了。
“别说,大嫂要养的话,还真挺好的,鸭蛋现在多贵呀,哪怕不腌光卖鸭蛋也稳赚不赔。”
林满秀却不这样认为,“我这家里家外的,哪里还顾得过来,就不说地里的活儿了,就说家里,你瞧瞧我家院子,有鸡,有猪,有兔子,对了,现在又来两只羊,这么多张嘴物,哪个不要吃,哪个不要喝,不行,实在喂不过来了。”
这话确实是实情,徐祯祯也不好老妈太过操劳了。
就说:“要不,妈咱把猪卖了吧,这两年猪肉便宜,连带着猪也卖不上价,主要是猪这东西吃得多,太费粮食,就是往后猪价涨上去,养猪也不划算,养一年才出栏,妈你算算时间,算算本钱,是不是没养鸭子赚钱?”
“我又没养过鸭子,我哪知道?”林满秀撅了她一句。
徐祯祯于是没话说了。
最后还是徐奶奶忍不住道,“不管养什么,那商店后头院子荒废了确实可惜,我瞧祯祯这主意就不错,一边养个鸭子啥的,一边种点蔬菜瓜果,要不这样,鸭子我来养——”
她刚说到这里,徐祯祯就忙劝住了,“别,奶奶你还要帮我小婶儿看店,还要带孩子,你哪有时间?再说这养鸭子的活儿,到底累胳膊累腿儿的,我可舍不得你操心费力。”
徐奶奶到底快六十岁的人了,身子骨虽然一向结实硬朗,偶尔还会下地干个活儿啥的,可徐祯祯还是不放心,万一磕着碰着,倒值了多的了。
林满秀:……
合着我就不累胳膊腿儿了?你倒是很舍得我上,你到底还是不是我亲闺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徐祯祯说:“妈,你就不一样了,你还年轻有力气。”
林满秀:……
万箭穿心有没有?
依着徐祯祯的意思,最好是信得过的人来养,可惜到目前为止,除了家里人,她再也找不出别的谁来了,而且过不了一年半载的,家里猪也不养了,兔子也卖了。
现在卖,不过是时间提前了一点点而已。
她是想着,慢慢把她妈从农活儿里一步步拉出来,伺候庄稼累个半死不说,一年到头也赚不了几个钱,尤其往后化肥种子价格一路猛涨,投入的成本都快赶上收成了。
上辈子也是,她妈始终舍不得她的庄稼地,直到满村子的人出去打工的打工,在家包地的包地,她年岁大了,实在种不动,这才把地包出去。
徐祯祯觉得包出去挺好的,一亩地收个大几百,七亩半地一年也能收个四五千,吃喝够用,还省心省力了。
她希望这样的日子早点到来,养鸭子赚了钱,照样可以拿去雇人帮工做活儿嘛。
当然,现阶段累肯定是累,可恨自己挂着一个初中生的名头,啥也做不了,不然她还真想挽袖子自己干呢。
对了,分散到各家行不行呢?她想着林娟、刘虹、尤其王晓月她们,算了,分散到户不但品质无法保证,后期管理还麻烦。
徐祯祯把这个想法否决了,一时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
她妈最终也没说出同意的话。
男人们对养不养鸭子兴趣不大,在那边慢悠悠讨论着理货、开业的事。
等一顿饭吃完,回到家,差不多快九点了。
洗洗睡觉。
徐祯祯现在睡眠质量还不错,到点就犯困,她从不硬撑着,只要困意一来,立马躺倒就睡,常常把徐瑛瑛都看呆了。
徐祯祯心说,“小样,你要是经历过失眠、睁着眼睛数羊数到千只挂零的日子,你就知道一觉睡到天亮有多幸福了。”
第二天吃过早饭,她把重新誊抄在稿纸上的小说塞进信封,一并带去了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