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咸鸭蛋的味道

这样一算,赚头确实不多,关键是大家忙活一个秋收,才赚十六块钱,想想就有点不开心。

“还是要走量。”王晓月开口道,她刚刚一直跟着心算来着,早算清楚了,“卖多了才有赚头。”

“所以,还是要多凑点钱。”刘虹下结论道。

可是,谁手头也没那么多零花钱了,除非跟家里要。

理由呢?总得扯个理由吧。

“我就说学校买资料,跟我妈借十块,再跟我奶借十块,反正这次我要赚多多的钱。”

其他几人都沉默了。

刘虹可以跟她妈她奶借,她们几个能跟谁借呢?尤其王晓月,就手里这几个钱还是她绞尽脑汁攒下来的呐。

半晌,林娟道,“我跟我小姨借一借,就说买书看。”她小姨一向支持她看闲书,自己也经常买。

张素云想了想,“我把我工钱先预支了。”她节假日帮父母卖烧饼,也开玩笑说过工钱的事儿,这回不妨问问还做不做得准?

徐祯祯原打算跟她妹徐瑛瑛开口借,徐瑛瑛有个挺大的存钱罐子,一直只进不出,往常家里人买东西,剩个一分两分的钢蹦,随手就给她了,如今罐子满满当当的,徐祯祯盲猜怎么也有十大几块。

可是再一想,还是算了。

一旦借了钱,背了债,做起事来这心里头难免急躁,赚了还好,万一赔了,或者资金不能一下子回来,自己倒没什么,她们几个怎么跟家里交代?

“咳,我看借钱就算了,咱们还是有多大肚子吃多大饭,别光想着一口吃成个胖子。”徐祯祯说,“你们着急分钱吗?不着急的话,到时候咱们赚一点,继续拿来买蛋,随买随腌,随腌随卖,总之就是四个字,灵活行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个办法倒是解了王晓月的难题,她率先表示赞同,“我不着急,干脆卖到年底再说。”

她都不着急了,别人自然也肯等一等的。

徐祯祯看看时间,眼看十点钟了,“一会儿我跟我妈拿钱去买鸭蛋,中午就腌上了。”

几个人自然求之不得,忙把身上的钱都掏出来,交给徐祯祯。

徐祯祯翻出个本子,把钱数对应着人名记下了。

现在她担心的是徐锁库家的鸭蛋数量够不够,不够的话,只能先买一点是一点。

“你们也踅摸踅摸,看别家有没有好鸭蛋卖?”

几个人答应了。

徐祯祯把帐记好,八十块钱收拢到一起,一会儿她的二十块也要放进来,一百块钱呐。

接着,她拿出一沓早就准备好的宣传画,“趁着秋收还没到,咱们也提前做个广告宣传宣传。”

酒香还怕巷子深呢,卖东西总要吆喝一嗓子。

张素云接过画,画面很简单,就是一张餐桌上,一个大白盘子里切开的咸鸭蛋,蛋黄露出来,黄里透着红,看到就想吃。

旁边配着广告宣传语:起沙,流油,还不齁嗓子!

咸鸭蛋造型还有点卡通,有鼻子有眼有手的,小手指头勾起来,说的是:来呀!咬我一口啊!

又贱又萌的样子还真是有趣!

“这是你画的?”张素云问。 只想长相厮守

徐祯祯点头,“每天练笔的时候随手乌鸦的,广告画嘛,不用多精美,老百姓看明白就行。”

“好看好看,回头我去村里小卖部,先屋里屋外贴一张,保管有人看到就想买。”

张素云说着数出五张来,“再给村里小孩子发两张,让他们满村子喊一喊,也就两块糖一根冰棍的事儿。”

“再有一张我留下。”说到这里张素云哈哈一笑,“万一将来值钱了呐?”

大家都笑了,徐祯祯也不在意,“好,五张你拿去!”

这时候王晓月问:“是咱们自己卖?还是像之前说的那样,找小卖部代卖呢?”

反正要放秋假了,抽功夫自己卖还能多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