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弹发射井的守卫部队是一个加强营的内卫,算上操作人员也有差不多千人。这些固定式的发射井本来就是核大战时的第一打击目标,但这个基地并没有遭到核打击,应该是被来自其他方向的拦截火力挡了下来。这里当然也有为守卫部队提供后勤保障的宿舍,车库,弹药库。地下还有一个容积五千人的小型庇护所。
这让大家有了个喘息之地,让那些幸存下来的老弱有个栖身之所。
五千人容积的庇护所装不下六万人,各处的战备仓库也没有那么多的地方让所有人住下来。他们就用战备仓库中的工程装备开凿岩壁,用战壕掘进机挖出战壕,所有能干活的男男女女拿着一切能找得到的工具沿着战壕向下挖,挖出地坑,在连点成线。
这和第十七号庇护所的幸存者采用的方法一样,幸运的是,这里的幸存者人数更多。不幸的是,死去的人也更多。
等到和四号避难所的侦查小队建立联系的时候,六万幸存者只剩下了一半,那一半人死于塌方,死于过量辐射,死于彻底绝望后的自我了解。
剩下的幸存者也是摇摇欲坠,躲在小型庇护所中的只有女人和孩子。老人们主动走出庇护所,夺下青年女人手中的工具,继续刨着岩壁挖着坑道,直到辐射夺走他们最后一线生机。
李成福派出了几乎所有的雷鹰机群来增援这些幸存者,林浩跟着第一波次来到了这里。机群带来了抗辐射建筑构件,抗辐射药剂,干净的食物饮水,还有第三合成旅一个营的兵力和大量军医。
建筑构件被组装成战地医院,幸存者们按照伤情程度被分批送进医院紧急治疗,情况还算稳定的就直接搭载清空货物的雷鹰返回前进基地。林浩带来的那个营帮助军医队营救伤员,分发食品饮水。
林浩看着脚下的山谷默默无语,这里是安葬死者的地方。死去的人被安置在坑中,然后盖上一层浮土一层生石灰。新到的死者就放在那层薄薄的浮土上,在盖上同样的一层浮土一层生石灰。
幸存者没有多余的力气为死者安葬,这里的防辐射服只有不过千套,绝大多数人都只能把自己暴露在辐射中。
辐射量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候,大风会带来超量的辐射,就会多死一些人。有时候,大风也会带走辐射,那就少死些人。
这里不缺食物和饮水,三处战备仓库里储存的给养足够这六万幸存者食用几年,每天都在死人,算下来,富裕的食物越来越多。这些食物虽然都受到了辐射影响,但还是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