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原本虽知陛下支持改革派,心中多有忧虑,可如今见陛下做出让孔家代表大明出使四方这一决策,便觉得陛下对儒学还是极其重视的,心中的担忧顿时消散了不少。
江西来的微胖儒士轻轻碰了碰一旁的同乡,眼睛里闪烁着期待的光芒,小声嘀咕道。
“陛下既然这般看重孔家,看重儒学,那等会儿衍圣公带头反对改革,陛下就算不马上应允,也得慎重考虑了。”
他心里盘算着,觉得这局势似乎开始朝着有利于他们的方向发展。
而负责编撰《洪武大典》的李善长也是脑袋懵懵的,手里下意识地攥紧了笏板,心中暗自思忖。
“难道陛下没看出如此做会让孔家以后权势滔天?难道陛下为了改革,不惜让孔家崛起么?”
李善长越想越觉得此事不妥,立刻站出来,微微躬身,急切道,“陛下,前往四周国家宣扬国威、传播文化,如此重大之使命,是否可由诸位亲王担此重任?”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希望能借此提醒陛下重新考量。
此时,一众没去过现代的武将,也同样想到了李善长所担忧的事情,他们面面相觑,眼神中满是疑惑与不安,最后纷纷将目光投向徐达。
徐达出列,对着李善长抱拳行礼,“韩国公,此言差矣。”
“诸位亲王如今尚未就藩,还未真正在封地扎根,承担藩王应尽之责。”
“此时让他们远离朝堂,远赴异国宣扬国威、传播文化,一来会打乱皇室培养亲王的既定规划,二来朝堂政务繁杂,亲王们若此时抽身,恐对诸多事务的推进产生阻碍。”
说罢,徐达转身面向朱元璋,“陛下,衍圣公乃儒家正统传人,孔家一族对儒家文化的理解与传承,举世无双。”
“由他们带领饱学之士前往四周国家,既能将我大明的文化精髓毫无保留地传播出去,又能展现我朝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这不仅是对儒家文化的弘扬,更是对我大明国威的有力彰显。”
“相信衍圣公定能不辱使命,为我大明在四方诸国树立崇高的威望。”
朝堂上的武将们纷纷瞪大眼睛看着徐达,眼神中满是震惊与不解。
王弼更是忍不住,凑到蓝玉身边,压低声音,语气中带着一丝愤慨,“魏国公疯了么?”
“咱们武将在战场上出生入死,抛头颅洒热血,为的就是给大明开疆拓土,宣扬国威。”
“如今却让这些整日舞文弄墨的人去干这事儿,往后论功行赏,还有咱们什么事儿?”
蓝玉轻捶一下王弼,低声斥道,“回去站好,陛下的安排咱们只要听着,支持就行,其他咱们什么也别管。”
“陛下与魏国公都如此决策,必然有深意,轮不到你我在这里胡乱猜测。”
朱元璋坐在龙椅之上,将这一切尽收眼底,“魏国公所言有理。”
“此次宣扬国威、传播文化,意义重大,由孔家牵头最为合适。”
“他们对儒家文化的精通,能更好地将我大明的文化底蕴展现给四方诸国。”
“至于诸位亲王,他们目前的首要任务是学习如何治理封地,为大明的稳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