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深知,这些人毫不掩饰的私利诉求,虽然直白得有些刺耳,但清晰地反映出,改革对传统儒家势力的巨大冲击。
想要凝聚起反对改革的力量,就必须直面这些现实问题。
他缓缓开口:“各位,既然大家都坦诚相见,那我们更要齐心协力。”
“我们的家族利益与儒家正统紧密相连,改革危及儒家,便是危及我们所有人。”
“我们必须想个周全的办法,既能维护家族利益,又能扞卫儒家的正统地位。”
众人纷纷点头,眼神中透露出认同与期待,目光都不由自主地聚焦在孔希学身上。
陈老微微前倾身体,目光灼灼地对孔希学问道,“衍圣公,刘伯温在与你相处时,可曾提及明日去校场之事?”
孔希学微微一愣,突然问到了一个意料之外的问题,但很快便回过神来。
“有,刘伯温确实提过,只是并未明说校场那边有何事,只说去了便知,言语间颇为神秘。”
“宋濂也同样邀请你们了么?”
留着山羊胡的中年儒士冷哼一声,脸上满是不屑,“没错。那宋濂也是遮遮掩掩,不肯透露半点实情。”
“也不知改革派,搞这些故弄玄虚的把戏有何用意,指不定又要拿出什么稀奇古怪的玩意儿来蛊惑人心,就像今日那离谱的表演一样。”
身形微胖的老儒士附和道,“可不是嘛,明日去了校场,咱们可得擦亮眼睛,看他们到底要耍什么花样。”
“无论如何,都不能让他们的改革损害了咱们的利益,动摇了儒家的根基。”
这时,一直沉默的那位对众人满心鄙夷的老儒士终于开口了,他的声音虽然不大,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
“不管校场之事如何,我们反对改革的立场绝不能变。”
他目光扫过众人,隐隐带着几分审视,“我们得时刻记住,我们是为了传承儒家正统,为了祖宗的教诲,而不只是为了个人私利。”
“若是只为了自己的那点蝇头小利,又有何颜面自称是儒家子弟?”
众人听了,有的面露些许尴尬之色,有的则很认真的点头认同。
孔希学神色凝重,沉声道:“不错,明日校场,我们一同前往。”
“大家务必保持冷静,莫要被他们的表象所迷惑。”
“我们要从他们的展示中,找出改革的破绽,为我们反对改革增添有力的论据。”
“衍圣公所言极是,”
头发灰白的老儒士捋了捋胡须,“我们不仅要在言语上反对,更要在行动上抵制。”
“光靠嘴上说说,是无法阻挡改革的步伐的。”
“我们必须与今日的那些文臣,和国子监的那些学子有所行动。”
众人纷纷表示赞同,气氛愈发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