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猪圈中的永乐大帝

“以后军校培养出来的军官,还有部队里的将士,都将和现代的军人一样,成为职业军人。”

“这就和以往兵民合一、战时为兵平时为民的状态大不一样了。”

他目光沉稳地看向朱元璋,继续阐述道:“这种转变意味着,未来军队对肉食的消耗量肯定会大幅增长,毕竟要保证士兵们有充足的营养,才能有好的战斗力。”

“所以,养猪这件事看似寻常,实则必不可少。”

李奥眼睛一亮,接过话茬,“要是能这样,以后各个地方都可以开设养殖场,让这些退下来的老兵去手把手地教百姓养猪。”

“一来可以增加百姓的收入,改善生活;二来充足的肉食供应,也能让士兵们吃得更好,增强体魄,提升军队战斗力。”

“而且,规模化养殖还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比如饲料加工、肉类售卖,对大明的经济发展大有裨益。”

朱元璋听后,神色逐渐缓和下来,“天德,你此次安排虽说一开始有些出乎咱的意料,但仔细想来,确实考虑得十分周全。”

徐达拱手道:“陛下过奖,臣也是希望能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四殿下和常茂精力充沛,让他们参与此事,既能磨砺性子,也能积累经验。”

“那些退下来的老兵,一身本领和经验,传授给百姓和年轻一辈,也算是为大明继续发光发热。”

朱棣和常茂站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大家的讨论,这才明白原来魏国公安排他们养猪还有这般深远的用意。

朱棣恭敬道:“父皇,儿臣之前行事莽撞,还请父皇责罚。”

“经此一事,儿臣定会认真养猪,向老兵们学习,为大明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常茂也跟着说道:“陛下,臣以后也会踏实做事,不再惹是生非。”

朱元璋看着眼前这两个年轻人,脸上的神情彻底温和下来,眼中满是长辈的宽容与慈爱,“起来吧,年轻人嘛,犯错在所难免,只要能认识到错误,改过自新,便是好样的。”

参观完军校后,日头已渐渐升高,暖融融的阳光洒在大地上。

朱元璋兴致勃勃地带着李奥和牛晓乾前往女子学院,一路上,他的谈兴颇浓,不停地向两人介绍着女子学院的点点滴滴。

“镜静和悦宁这俩丫头能挑起女子学院的大梁,着实是咱没想到的。”

“原本啊,是打算让观音奴来主持女子学院的事务,可谁知道,老三那臭小子一门心思非要去搞什么研究,没办法,只好让观音奴去帮老二了。”

朱元璋笑着提及子女,眼中不自觉地流露出满满的慈爱。

一行人很快便来到了女子学院。

刚到学院门口,朱悦宁早就等着他们到来,立刻迎了上来。

她莲步轻移,身姿婀娜,走到众人面前,盈盈下拜,轻声说道:“父皇,李哥,牛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