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中,云舒说话了:“我觉得胡博士说的很有道理,我们总跟在人家屁股后面追,吃人家的尘土,臭屁,人家伸出个脚绊一下,我们就会摔下来。不如我们自己弯道超车,干脆就直接跑到他们前面去。”
虽然穿书前,她是个高中数学都没及格的文科生,但她也在互联网上泡了多年,对弯道超车这个概念很熟。
眼看大家士气低微,她只能拿出来鼓鼓士气。
其实一直以来,这种场合她都很少说话,别人都是大能,业界精英,就她一个还在学习状态中,她能说什么。
她不知道她这一番话下来,反而引起了大家的误会。
几个不明真相的师兄,都不约而同的看了叶凌宇一眼,暗自想,小师妹惯会说好话哄人,在这里讨好胡博士,可人家小叶在旁边虎视眈眈呐。
叶凌宇把一切尽收眼底,微微一笑,继续安静的听着。
“小舒啊,”一个年纪大的工程师笑着摇摇头,“我理解你们年轻人的热血,在座的都了解,可是,要超过人家,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术,还有高到难以想象的经费。走在前面,就意味着试错成本很高。”
“除非我们有借鉴。”一人插嘴。
“至少有成熟的理论支持。”另一人说。
一直沉默的齐总工开口了:“小胡,你在米国能接触到比较尖端的有关核动力方面的技术吗?”
胡旭川想了想,说:“因为我又修了热能与动力工程,在核物理方面,未能全力以赴,所接触的层面不够高。可以说,到目前为止,我的老师对我都是开放的,实验室对我也是开放的。”
云舒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八十年代初期,也就是苏国衰落前,华国和米国其实还是有一段所谓的“蜜月期”的,华国军工当年曾在这段时间从米国淘了不少好东西。
而今已经是八四年了,如果不能在这期间捞一把,此后苏国垮了,米国就要开始全方位遏制华国发展了,到了后来,很多学科甚至还限制华国留学生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