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舒长长的竹篙拿在手里,叫又叫不回,追又不方便,站在那里气恨了半天,眼看天色开始暗了,没奈何,只得灰溜溜地去赶鸭子去了。
这个时间段赶鸭子的人也多,大家一起互相帮着,赶起来也容易些,可惜原身声名狼藉,别人不给她捣乱那也是怕杀敌一千自伤八百,双赢都懒得跟她合作,所以她在赶个鸭子都能整得声嘶力竭,鸡飞狗跳。
来到鸭圈边,大鸭小鸭们也认出了自己的衣食父母,一个个伸长脖子呱呱乱叫,门一大开,便蜂涌而出,云舒右手握着竹篙站在鸭圈的一边等着鸭子全部出来后关圈门。
鸭子再糊涂,看她站在那边,也知道不能朝她这边走,另一边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往小晒场,一个是返回池塘,云舒怕它们下池塘,只得往池塘边扔石块……竹篙太长,她又站在鸭圈边,没办法用。
有了几个小石块,几个老实鸭子乖乖地往小晒场跑了,但那只大公鸭可不卖帐,在云舒的呼喝和石头溅起的水花中,“嘎”的一声就扑进了池塘。
老实鸭子们一看有门,都停住了脚步,转身也要跟下池塘。
云舒慌得又是一番嘶吼加泥块,一波操作猛如虎,总算把它们给唬住了,乖乖地被赶回了鸭圈。
鸭圈和鸡圈就在寝房廊下,木板钉成的,竹篱笆隔开一半放鸡一半放鸭,也是习惯,也是每天打扫,竟没觉得臭。
说起寝房来,也算是这个村子的一大特色。
和北方普通的四合院不同,这里的房子都没有院墙,一间紧挨一间的,房子不够就往外做,分家的时候是按照房子新旧来分的,造成的后果是大家都东一间西一间的。房子很干脆的分为两种,一种叫灶房,用作厨房兼餐厅和会客厅,一种叫寝房,就是卧室。
现在这个家的灶房在小晒场上方,和祠堂在一条线上,寝房则在几百米外小晒场的边上,其实相隔还不算远,有的人家,灶房和厨房能隔二里,没办法,家族人丁太旺,原来的宅基地不够,只能往外延伸了,然而住在山地里,条件制约,不是随便想往哪里建就能往哪里建的。
她们家寝房能如此靠近,纯粹是因为当初分家时,兄弟两个都不就房子分得太零碎,干脆就把小晒场边上两间房子都分给了她们家,爷奶贴钱给大伯在村外围建了三间房